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与书 >

沙博理:他把中国讲给世界听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艾克拜尔·米吉提 参加讨论

    几天前,政协会议的间隙,我和李东东、黄友义、唐宁几位委员来到什刹海旁的南官房胡同,看望98岁的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美裔翻译家沙博理先生。
    这是一个老北京僻静的小四合院,进门便是照壁,上面写着端庄饱满的“福”字。绕过照壁是精巧的院落,有几株植物在小小的院落里迎风摇曳,呼应着春天的来临。而靠近屋门台阶前有一棵古柏,无声地叙说着它所目睹的无数寒暑。
    进得屋来,沙博理正深坐于沙发,放大了声音看电视新闻。由于身体原因,他没有到大会现场,但是每天通过电视密切关注着两会。“沙老,我们又来看望您了!”李东东是沙博理的老朋友了,她大声说着,走向沙发中的老人。老人站了起来,与李东东相拥相见。老人家面色白里透红,精神矍铄。“今年是政协换届大会,新闻出版界别新委员很多,我给您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李东东说着,将我们一一介绍给沙博理。
    沙博理说,自己很想去参加会议,但是医生不让出门。他现在视力不太好,很想看些东西,但是不行。前不久在协和医院已经做了两次手术,过几天还要做。我们都由衷地祝福他长命百岁。他说,“对我来说,已经活到98岁了,生命可能还有几年,几个月,几天,或者几个小时。但是这不要紧,要紧的是,还能和你们这些新老朋友相见”。我注意到他胸前佩戴着政协会徽,此刻,工作人员又为他戴上了本次会议的出席证。他高兴地说:“我非常想和你们一起学习、研究和讨论”,“我保证,只要能活一天,我就做一天的‘螺丝钉’”。“螺丝钉”精神,其实也是雷锋精神,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对这种精神记忆犹新。多么可爱的老人!
    沙博理1915年12月2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毕业于圣约翰大学法律系。他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陆军一名高射炮士兵。后来由于时局需要,美国决定培养一批军人学习世界语言,沙博理被派去学习中文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由此,他的一生与中文和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退伍后,沙博理用退伍津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又转到耶鲁大学继续学习,前后持续9个月。
    1947年春天,沙博理抱着“到中国看看”的初衷,带着仅有的200美元只身来到上海,从此便在中国扎下了根。他刚来中国就结识了上海著名演员凤子,第二年两人结为夫妇。在她的帮助下,沙博理汉语水平迅速提升,而且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沙博理说:“因为凤子,我才能适应并且心满意足地生活在中国。她已成为我的中国。凤子、Phoenix、 我的中国的凤凰。我爱上了凤凰,也爱上了中国龙。”沙博理决定留在中国,投身中国的发展和新生活。1949年开始,他在对外文化联络局工作,此后便长期在中国外文局供职。沙博理1952年开始发表译作,1956年第一本译著出版,迄今翻译了《家》、《春蚕》、《小城春秋》、《我的父亲邓小平》等20多部中国文学作品。其中享有盛誉的是他翻译的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这部英译本被认为达到了“信、达、雅”佳境的精妙之作。他曾说:“翻译中国文学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乐趣。它使我有机会去‘认识’更多的中国人,到更多的地方去‘旅行’,比我几辈子可能做到的还要多。”他通过译笔,向世界展示了丰富的中国形象。
    1963年沙博理由周恩来总理批准加入中国国籍。自1983年离休后担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以来连任至今。他始终积极参政议政,常到全国各地考察,对一些问题提出提案,履行政协委员职责。沙博理被誉为“陪伴中国人民走过半个多世纪的真诚朋友”。
    这是一位爽朗健谈而又快乐的老人。李东东提议我们与沙老合影时,老人不无俏皮地说,我们是中国式照相,还是外国式照相?如果是中国式,就不要笑,严肃一点,如果是外国式,就要“傻”笑。大家被老人幽默诙谐的话语逗乐了,大笑起来。只听得记者们举起的相机快门在咔咔作响,闪光灯也一闪一闪、欢快地明灭着,那欢乐的一瞬已经被永远地定格。临行握别时,我从老人家紧握着的手中,感受到了力量,那是一个小伙子的力量!什么是生命的活力,这才是!
    沙博理,翻译家,其中文名取“博学明理”之意。在翻译出版《新儿女英雄传》等20余部作品之外,还著有《我的中国》、《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中国学者论述中国古代犹太人》等。2010年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1年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艾克拜尔·米吉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