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京教授行文很特别,完全可以称之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别人学不来,也偷不走,因得了市场的验证,唤来很高的人气。1990年代他的“与官员谈系列”如此,2000年代的“经济观察系列”:《中国的难题》、《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前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也本本走俏。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王教授的文章就是让理论落了地,让现实见了天。一本书轰动,有偶然性;本本书走俏,就应该有规律可循了。 那么,何谓让理论落地?理论落地,意味着要把理论著作及教科书上的概念、原理,落到现实世界一件件的具体事情上。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知道的人实在不在少数,可一碰到国家间的贸易,就被人们忘到九霄云外了。比如,在应对危机的菜单里,奥巴马竟开出了“购买美国货”的条款。如果其他国家加以仿效,理论再多也派不上用场,而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危机的努力也只能流于形式,难以奏效。因为无论是绝对优势,还是比较优势,前提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要自由——这就是王教授笔下《贸易保护成事不足》的结论。作者把斯密与李嘉图的分工与贸易理论落在了当前国际社会贸易保护问题的实处,指出奥巴马救市政策的缺陷,倡导危机当前,贸易自由,同舟共济,力挽危局是上策。 让理论落地,要求理论要紧紧抓住当下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的、与百姓利益休戚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面,甚至点对点地进行释疑解惑。在“经济观察系列”书系中,通胀问题、就业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会风文风官风问题、住房看病教育等民生问题一一进入王东京的视野。 无疑,在书斋里冥思苦想,得到的是一种“想当然”的民情,而走出去,深入下去,又是别样的世界。王教授对民生问题的分析决非“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他坚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行万里路,著一篇文”的原则。比如,《徐庄土地合作试验》就是一例。当枣庄市市长告诉他,枣庄市徐庄镇280多户农民自发组建了“土地合作社”时,凭职业直觉他敏感地意识到,此事不同凡响,是前所未闻的新鲜事。而他的第一反应是:“我要亲自去徐庄看看”。如此这般,像中医把脉,望、闻、问、切步步为营一样,走访、座谈、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王教授便让理论落了地。(方小玉)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