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图书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的学生在科学长廊读书 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描述自己心中最好的学校图书馆,您会怎样回答?记者在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看到,老师们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学生喜欢、有教师引导、有书香氛围”“童趣、第二课堂、资源丰富”“开放、温馨、学习园地”……近日,北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图书馆教育研究共同体举办“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学科群教学融合主题研讨活动”,来自全国50多所北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附属(实验)学校、资源服务学校及合作区域学校分管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导、图书馆教师、语文学科教师百余人齐聚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共同探讨如何在加强图书馆自身资源建设的同时盘活图书资源,促进图书馆资源与学科群教学相融合。 “以前,人们认为学校图书馆就是收集和整理资料、收藏图书、服务师生阅读服务的。但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图书馆的定位和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变成了学科建设的一部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部部长屈文燕说,图书馆不仅服务于语文教学,而且要服务各个学科。图书馆教师应该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参与者,将图书馆作为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教学资源,努力推进图书馆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在现场,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的程文华老师执教《探秘莲之圣洁》研究示范课,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检索科学类的专业书籍。而金环和解峥两位老师执教的《火场疑云》综合实践课,则是让学生体验如何利用科学书籍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北京教科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课程室主任朱传世认为,在学科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由疑而读、由博而读、由用而读,真正用好、用活图书馆资源,也能促使图书馆教师去思考如何设计和建设图书馆资源。 在朱传世看来,图书馆教师之所以被称为“馆员”,而不是“管理员”,是因为“管”字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官,像是一个栅栏,代表着传统的、静态化的管理图书,而图书馆教师的“馆”是食字旁,代表着要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他坦言:“图书馆要改变原本固态化的场地、开放时间,紧贴虚拟性、瞬息万变的液态化需求,即把握学生阶段性的兴趣特长和需求,营造具有书香气的气态化书香校园。” 正是这种“学校图书馆+”模式,在课堂内外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探索与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活动中,来自北师大三帆中学朝阳学校、青岛附属学校、乌海附属学校、贵阳附属小学的图书馆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校图书馆资源及环境建设情况、特色活动开展情况、服务学科教学的具体做法等,并分享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比如亚太实验学校图书馆配合学校主题教育开展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三帆中学朝阳学校的换书活动、乌海附属学校的图书交流活动、朝阳附中书单征集活动、石家庄附属学校的读书月活动等。 作为“北京市书香校园”,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校长徐向东以《中小学多点分散式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为题,介绍了该校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需要,设计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建立了以图书馆藏书主书库为核心,多元、分级、多点分散的管理模式。在徐向东看来,多点分散式图书馆资源建设促进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发展,为“人文阅读与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与保障。同时,丰富了学生学习方式,扩大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也转变着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五(8)班的王珺仪告诉记者:“我们图书馆的种类特别丰富,比如,我喜欢看悬疑小说,每回读书都像是在破解奇案,总会有新的收获。”八(1)班的刘心语说:“最喜欢学校的绘本图书阅览室和有着各类不同书籍的综合图书馆。那里环境很好,大家都自觉地保持安静,老师们会及时更新书目,尤其是各类杂志。” 未来的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模样?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曾发布2030年远景报告,以四本书的书名描绘了2030年的四个情景,即《寂静的春天》《建筑如何学习》《神经漫游者》和《华氏451度》,提出未来的图书馆建设将从混沌的状态越来越走向秩序化,从实体的书走向虚拟化的建设。 “无论怎样变化,我比较认同这几句话——图书馆是知识中心,它将超越图书,超越传统图书馆;图书馆也是学习中心,阅读依然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但图书馆的工作将不仅限于阅读,还包括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健康素养等教育;图书馆更是交流中心,它是各类社群互动对话的空间。让我们一起努力,构建图书馆中心式的学校。”徐向东说。(记者 却咏梅) 《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11日第11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