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读《一生用来做教师》有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 黎国胜 参加讨论

        【教育专业组】
    读《一生用来做教师》
    就在2013年元旦即将到来之际,我想我们工作室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辞旧迎新呢?反复思考,最终还是决定一人购买几本书最好。其中就有《一生用来做教师——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当我得到这本书的时候,清新简洁的封面设计,还有通俗易懂的书名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阅读,仅仅用了两三天时间就读完了第一遍。而且非常奇怪,翻完目录,我瞬间就决定了要从这本书的末尾开始倒起读。读完至今还活跃在当代教育中的二十位名家的故事后,我的心中始终有一种冲动,就是想把我对他们的景仰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但是苦于我的文字功夫差,表达能力不强,每当我坐在电脑前总感觉心中有千言万语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我又将此书放于床头,一有闲暇就顺手翻翻。今天终于坐到了电脑前,想写下一些文字。
    我多么渴望多一些吕型伟类的局长
    吕型伟这位中国当代教育改革家,20世纪80年代初在他任上海教育副局长期间,上海一所中学连续三年高考剃了“光头”,身为副局长的吕型伟没有责怪和严厉的批评与惩罚,通过“微服私访”;却发现该校学生举止文明,环境整洁。他感到不解,于是请这位校长介绍情况。原来这所学校周围学生家庭条件普遍不好,文化基础差,于是校长就把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正派的、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校长主动把有升大学希望的苗子送到附近的重点中学去,把重点中学认为升学希望不大的学生接到自己学校来,结果自然升学率就剃了“光头”。吕型伟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召开了全市校长会议,请这位“光头”校长去做育人的报告。
    当前,我们的教育急功近利,追求升学率之风愈刮愈烈。这股风不仅在高中校园里猛烈地吹着,还吹到了初中校,甚至漫延到了小学、幼儿园。分数,不仅成为学生的命根,还成为了教师的命根,同时还是校长升迁的砝码。君不见小说《重点中学》(何天白著)所描述的,连续9年高考升学率全省第一的河北某重点中学,有一年高考突降到第五,来自省市各级领导、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压力压得该校的校长喘不过气,校长不得不把压力传递给每一位线教师,教师们人盯人地盯着学生,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该校终于又重新夺回了全省第一的桂冠。就在庆功会上,就在省市领导的声声祝贺中校长突发脑溢血,倒在了盛大的庆功宴上。
    我多么渴望这个时代多几个象吕型伟一样的教育局长!只有校长解放了,才能解放我们的老师。只有老师解放了,才能解放我们的学生。
    我多么渴望多一些象杨瑞清一样“傻”的教师
    杨瑞清,一位陶行知式的当代乡村教育家。凭着“让农民的孩子也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的信念,在农村坚守了二十多年。1981年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在城市教书的机会,决心到最艰苦、最偏僻的农村去办教育,这就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傻”。1983年,组织要把他从农村小学调动县上任团委副书记,他去了几个月后,反复向组织提出,希望回到农村任教,这就是他人生的第二次“傻”。他为什么不么“傻”?因为他心中有一个高大的榜样——美国哥仑比亚大学毕业、师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陶行知,他要象陶行知那样一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一大事就是教育。他的心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要为孩子们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如果多一些杨瑞清一样“傻”的教师,这个问题的解决就会指日可待。
    市场经济,人们追求物质财富,追求生活的舒适无可厚非。但是,任何时代都需要奉献精神,都需要社会尊重有奉献精神的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精致地为自己的利益着想,都拼命地往收入高的地区和行业挤,甚至不择手段地拼爹,教育如何能均衡?教育公平将会成为空中楼阁。
    我愿意象于漪那样一生用来学做教师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就在2001年上海为她举办的从教50周年大会上动情情地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还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老师这样让人景仰的大师尚且如此谦逊好学。更何况我们这等凡人?从21岁时的风华正茂到现在年近半百,无声无息地在教育战线上度过了27年,如今两鬓斑白一步一步地接近退休。但是我愿意用退休前的时光以于漪为榜样,象她那样敬业,象她那样精业,象她那样对教育充满热情。正如于漪老师所讲:“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成长。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真正成长与发展,在于教师内心的深度觉醒。”我愿意与学生一同成长,也愿意帮助学生成长,更愿意收获成长的快乐。要成长,就要不断地学习,我愿意学习新课改的理念、愿意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愿意每天读书看报关注时事,接受新事物,始终保持年轻人那种成长的冲动与渴望。
    愿我的成长能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让学生的成长一路温暖着我。(作者系成都市双流县双流中学 黎国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