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后现代主义理论,大家会如数家珍列出诸多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然而关于后现代主义散文的研究,则寥寥无几。20世纪后半叶曾在西方沸沸扬扬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否包括散文?中国到底有没有后现代主义散文创作?其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些相关问题亟待散文研究者作出回应。 学界普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泛文化现象和后现代氛围,几乎触及文学、艺术等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耳熟能详的有德里达、福柯等的理论,罗兰·巴特、苏珊·桑塔格等的批评,金兹伯格、普拉斯等的诗歌,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的小说,贝克特、尤奈斯库等的戏剧。后现代主义与传统的所谓流派不同,它更多集中呈现的是一种思维的独特性。生存于这股“后”浪潮中的散文创作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值得给予客观的研讨与评价。 西方后现代主义散文叙事策略 自蒙田、培根以降的世界散文,经由帕斯卡尔、卢梭、卡夫卡、劳伦斯、纪德、帕斯、博尔赫斯、罗兰·巴特,虽然在题材范围上有所不同,叙述方式也有诸多变化,但是作为一种言说方式的体裁却从未中断过。不仅如此,笔者认为在世界散文创作的庞大作家队伍中,像罗兰·巴特、博尔赫斯、艾柯等都是大师级人物。 作为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观念,后现代主义意在打破“一体化世界”,追求多元世界。后现代主义散文则具体表现为意义中心的消解,且代之以碎片化。因为追求“无中心”,所以传统观念中的标题与正文的呼应在本雅明的《单行道》中屡被打破。在中心消解的同时,过去被传统观念所持守的情感元素也同时淡出,理性思维占据主导。《恋人絮语》里并非传统观念的“叙述恋情”,而是对“恋人”间可能出现的种种细节进行理性梳理,于是,关注细节成为作品的主要内容。 后现代主义精神内核的最终指向是艺术创新,这一特征在后现代主义散文里显得极为突出。如艾柯的《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在文章的运思、布局安排方面,集中体现作者对于旧思维的强势突围,给读者带来的阅读刺激绝不亚于人们观看好莱坞大片,在结构形式上彻底颠覆了传统。《很遗憾,退还你的……(审稿报告)》在文章运思上极具创新意识,对多部世界名著名典,以审稿报告的形式加以肯定或否定,用滑稽、谐谑对这些名著名篇的分析,貌似漫不经心,实则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给儿子的信》用书信的形式,辛辣讽刺社会丑恶,表明西方现实社会充斥战争的阴霾,枪支武器泛滥,连儿童玩具都不得幸免。《发现美洲》以剧本形式布局谋篇。在艾柯的文集里,书信、审稿报告、剧本等,一切组织文章的手段,都可为他所用。 从叙述话语或风格的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散文的突出特征是叙述过程的发散性与跳跃性;对历史的表现也成为某种“再现”甚至“戏拟”。就“发散性”而言,纳博科夫在《说吧,记忆》中叙述他对蝴蝶的热爱,有这样一段描绘:“一只具有斯堪的纳维亚女神这样名字的微黑的小豹纹蝶低低的掠过长有朦胧的幽蓝色果实的沼地越橘丛、掠过棕色的死水圈、掠过苔藓和泥潭,掠过芬芳的沼地兰花(俄国诗人笔下的夜的紫罗兰)的穗状花序。漂亮的Cordigera,一种宝石般的飞蛾,嗡嗡地飞遍它用做食物的湿地植物。我追逐有玫瑰红边缘的粉蝶,灰色大理石花纹的眼蝶。”在此,完全没有传统语言的架构,只有“掠过”、“掠过”、“掠过”,这样的描写动感十足,就像电影画面一般。关于对历史的某种“再现”,列维·斯特劳斯在《忧郁的热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九节“瓜那巴拉湾”中有一段描述,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特点。这一节开头从第89页至第94页,都在叙述一个378年前的故事,这种叙述故事的思路,直到94页故事叙述完成,才在起承转合之中顺带作出交代,这段内容铸就了这部作品的一种特殊叙述方式——在同一篇文章里采用了不同的叙述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就这一节的内容而言,它不仅穿越古今,而且还穿越欧美、穿越旅行与哲学,文字所呈现的画面更是在动感与静谧之中穿行,完成了对传统文章形式的彻底超越与颠覆。 中国现代主义散文之进路 后现代主义理论已在西方盛行了半个多世纪,中国虽然与西方社会存在诸多文化上的差异,但是其中的影响就像流动的空气一样,是无法回避的。而且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双向的。 艾柯不仅了解李白、杜甫,他还了解鲁迅等中国现当代作家。艾柯不断翻新的文章架构,在鲁迅的《野草》那里似曾相识;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先解构审视对象,之后再从批评的角度写表扬,表面批评实际表扬,与朱自清《背影》等传统思维的直接阐释完全两样。钱锺书的《魔鬼夜访钱锺书先生》在纳博科夫的《说吧,记忆》中也有重现。仅就“西风东渐”而言,南帆则以《守护还是复制》《叩访感觉》《舌尖上的安慰》等作品,向罗兰·巴特遥遥致意。在《舌尖上的安慰》中,南帆梳理了有关“吃”的一切。当然不是针对单纯的食物,而是分析其背后可能想到的一切机制:人的躯体感觉(“饿与馋”、“嘴的三种功能”)、社会化的表现形态(“饭局”、“小吃零食”)、文化视域下的分类(“麦当劳”、“故乡的食物”)等,一篇文章分为若干零碎片段。作者把所能想到的带有社会文化思考的碎片囊括在“吃”的话题下,阐述带给人的身体与心理安慰的美食,其背后的文化编码是社交场合、文化渗透下的经济远征以及带有人格象征的心理羁绊。 值得关注的还有钟鸣,字典式的文章结构以及跳跃性极强的语言,都将读者引向了后现代主义散文。《畜界·人界》《涂鸦手记》虽有讲故事的痕迹,但其思维的跳跃性、信息的广博性、思想的深刻性,都令读者刮目相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英年早逝的林耀德,在他去世前两年分别发表了《铜梦》等作品,是完全成熟的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散文作品。林耀德的笔触充斥着反讽、佯谬、诡异和悖论,有学者称他为“使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与后现代主义接轨的第一人”。 后现代主义散文之局限性 毋庸置疑,后现代主义散文直接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与开放、包容、多元、求新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这让人们逐渐远离单弦思维和固定模式,积极意义有目共睹。然而,也应该看到,后现代主义散文追求“去中心”、消解“中心”和“宏大”叙事,也会使文章变得“无意义”甚至变成“文字的游戏”,从而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困难和消极影响。 如林耀德的《尸体》记叙了在祖母的灵柩旁的冥思,与其他有关尸体和死亡的陈述被放置在同一个平台上剪裁、拼接在一起,是情感的零度介入,更是情感的破碎形态。又如让·波德里亚的《冷记忆》,充满极强的跳跃性,按常人的思维水准,大多人无法理解。再有,一味追求“多元化”也可能造成文章内在逻辑的“坍塌”、结构的彻底“颠覆”,势必会影响文章的实际传播效果。 阅读后现代主义散文,要不断与传统观念抗衡,传统观念不断站出来“嘲笑”“后”,而“后”又在执拗地、理直气壮地“炮轰”传统。作为研究者,要特别清醒地看到:传统散文呈现的是感觉,后现代散文呈现的则是以错觉写感觉,是正视错觉! 后现代主义散文有忽略、无视甚至嘲弄读者之弊。如果作者的思维不能与读者在同一频道共振,那么所谓“创新”、“戏拟”、“多元”可能都会变成没有指向和目标的“空洞”,更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艺术魅力。目前,中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后现代主义散文创作,就现有的一些后现代主义散文来说,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散文进行有效的批判式借鉴,这是需要作家认真思考的。而作为读者与批评者,更要有分辨和鉴赏的眼光,不要被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浮光掠影所干扰,更不要简单地评价当下的后现代主义散文创作,因为过高地抬高和吹捧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散文的成就,既不客观也不公正。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散文理论的建构研究”(15BZW179)中期成果)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