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民俗学?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俗学作为一科显学而为世人所瞩目。尤其是在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保护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民俗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民俗学科的钟敬文教授起草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 ,请顾颉刚、白寿彝、容肇祖、杨堃、杨成志、罗致平等共同署名,由此推动了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学依托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力量,在各个高校建立起硕士点和博士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1997年,“民俗学”成为了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央民族大学邢莉教授领衔撰写的《民俗学概论新编》就是一本普及民俗学理论知识的新书。最近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民俗是什么?这是学科应该回答的首要问题。民俗就是民众的世俗的生活世界,衣食住行是民众的物质生活世界,婚丧娶嫁是民众的社会生活世界,民间工艺、舞蹈、音乐是民众的艺术生活世界,民间信仰是民众的精神生活世界。民俗是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的模式化的生活。它是民众生活中的文化。人类社会与民俗相伴,人的一生与民俗相随。民俗是维系民众生存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运转的枢纽,民俗文化是为了民生而操作的经验的结晶、知识的储存库、审美的创造、深刻的文化记忆,也是民众集体的心理世界、情感世界和意义世界的表征。民俗学就是一门研究民众生活世界的学科,它不仅研究民众生活诸种表象,还研究民众生活的心理世界、情感世界和意义世界。民俗学是很本土化的学问,也是一门国际化的学问。谓其本土化,是其始终把本土的民俗生活作为研究对象,谓其国际化,在于其学科理念、研究方法等诸方面与国际接轨。 长期以来,西方的民俗学家把“民俗”视为濒临消失的传统,民俗学曾经一度面临着现实发展的困境,而相应的研究也常常徘徊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经过民俗学者近30多年的摸索,特别是投身于保护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亲历和实践证明,民俗学不是在寻找过去的遗留物,而是一门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当下”的学问,属于民众的民俗生活世界不仅是文化的源头,而且是流淌至今的活水,它映照的不只是“传统”的昨日,而且是“当下”千变万化的鲜活的生活。在我国大踏步步入现代化的历程中,在科学和理性主导之下,传统民俗正在处于裂变、转型和构建之中,研究民俗在“当下”的变迁与重构,不仅可以更为明确“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也是在步入现代化进程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其他学科不同,民俗学是需要亲历和实践的学科,民俗学理论及方法都需要田野考察,在田野考察中书写田野民俗志。书写民俗志的概念是在民俗学发展的新时期提出的。学术界认为,田野民俗志,是在继承我国的“民俗志”或“记录的民俗学”学说的基础上,吸纳西方新民族志和现代田野作业的理论,根据我国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实际资料和相关成果所提出的新概念。撰写田野民俗志是民俗学重要的成果形态之一,成果形态是学术资料系统和理论阐释的双重产品。民俗学者依靠人类生活的共性知识,指导自己的现场观察、搜集和研究工作,从亲眼看、亲口访问和亲身体验中,掌握一种与书本知识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并运用这种知识体系,把自我的书本知识相对化,重新认识和阐述研究对象的文化。国学大师、民俗学家顾颉刚等在民国时期赴妙峰山采风的活动及撰写的著作,成为现代民俗学田野作业的良好开端。 在全世界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保护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民众与政府的践行。而民俗学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靠近的学科,近十几年来,民俗学者为保护国家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俗学的宗旨都在于“传承” ,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背景是在工业文明的时代,人类农业文明的文化记忆大量消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使得其文化记忆和文化精神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不只是保护其技艺的传递、知识的传递,而是通过携带民间知识和民间技艺的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建立各种文化的平等对话,彰显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这才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谛。 《民俗学概论新编》阐释的就是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这本书从体例的设计、领域的确立、角度的选取及概念的阐释上都有新的突破和新的见解,这本书也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众多学者探讨的民俗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