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再次激起了全国文艺工作者的热烈反响。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二是要坚持服务人民,三是要勇于创新创造,四是要坚守艺术理想。这几点希望与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路、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体现了近年来党在对于文艺工作者的期望这个重要问题上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讲话阐述的四点希望是有内在的逻辑关联的。坚定文化自信是应有的态度,服务人民是根本宗旨,创新创造是基本途径,坚守艺术理想则保证了创新创造的正确方向。 讲话把文化自信作为四点希望的第一点。我们应该看到,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关系密切,自信首先是一种自我认同,因此,强调文化自信首先是针对文化自我认同不足的现实状况而作出的期望。这种不足的成因很复杂,但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现代西方文化及其价值理念的冲击,二是我们自身尚未建构出能够完全真实地依托当代生活处境并能慰藉当下生存体验、指引未来希望的文化表达系统和环境。为什么有必要将文化自信的建构当作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根本的原因恐怕在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我认同的高低是衡量民众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政治文化共同体的成员如果对这个共同体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和当下文化构成的主体没有基本的认同,是不会从内心深处感到满足的,甚至可能会有离心的倾向,这是光靠物质增长解决不了的事情。 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民众的文化自信到底从何而来,以及如何去培养民众的文化自信。这些问题其实学界已经有了很多讨论。很多学者强调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文化反思的关系,认为文化自信是一种建立在文化自我反省基础上的自我满足感。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我们同时还要看到,就是今天文化自信的建构问题不仅是知识人个体文化选择的问题,它更是一个政治层面以及战略层面的问题,是在一个现代社会的条件下来谈的。这样的条件意味着文化上高度的开放性,意味着自我与他者之间文化沟通的人为障碍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条件下,文化的信心除了本体的自觉、满足,也部分来自对他者的文化吸引力。这是因为,信心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它本身隐含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比较。自己的文化得到他人的肯定,自然而然信心倍增。从这个角度说,文化的信心度是与文化的吸引力成正比的。因此,今天我们建构文化自信,自然就必须去促成这种正比的效应,把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成果传播出去,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吸引力。 不过,问题也有它复杂的一面,需要辩证地看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时候自身文化中不好的东西也会对他者产生吸引力,而好的东西反而可能没有吸引力。这在根本上是由于人类群体性认知的历史局限,例如我们说某些西方文化价值理念对本土文化的渗透和干扰,其实是由于这些理念被错误地当作具有绝对普适性的价值理念,从而对很多人产生了有力的吸引。从这一点来考虑,我们确实需要建立在文化反思基础上的自信,需要一种定力和坚守的精神。讲话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按本文的理解,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文化自信不必过度仰赖他者,其可能性的根本依据就在于,信心虽然隐含着自我与他者的比较,但不是或不必是当下的即时性的比较,而有可能是基于审慎反思的比较。对此,今天我们的知识分子,包括文艺家们,确实任重而道远。如果说今天的文艺工作者仍然是最能够影响民众心灵的关键群体之一,那么这样一个群体就最需要保持文化的定力,也最需要进行文化的自我反省。要激浊扬清,首先得分辨好坏,不仅要分辨他者文化中的好坏,更要分辨自身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中的好坏。好的内容大抵有两类,一类是特别适合自身的东西,一类是普适的东西。它们都是需要文艺工作者时时用心去挖掘和守护的,它们既是高尚艺术理想的价值依凭,同时也是吸引他者的源泉所在,特别是那些具有普适意义的文化因素。优秀作品的创新创造从根本上说也是与这种文化的自我反省,与对好东西的挖掘和守护内在是一致的。这里所谓的“新” ,不应是凭空的标新立异的“新” ,而应是指文艺作品能够呼应不断变动的生活状况,以及以此为依托的对新的表达空间的寻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