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名师。央视《百家讲坛》资深主讲人,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而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它用凝练语言、绵密章法、充沛情感、丰富意象,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历史、文学与诗词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报记者专访了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所有的作家也都是特定历史时代所产生的个体 记者:您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为什么在《百家讲坛》讲历史? 王立群: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如果语言或文字没有文采,是不能传之久远的。所以只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著作才会令人永久记忆。最早提到史与文的关系,也是孔子的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另外,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文史不分家”。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很多历史著作写得非常好,比如《史记》,它既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文学著作。所以,《史记》在历史系要开课,在中文系也要开课。第二层意思,文学家都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任何一个作家,都不能脱开他生存的时代,都被所处的时代深刻地影响着。那么,作家所写的作品,需要深刻地去反映所处的时代。所以,大学里教文学课时,是一个一个作家来讲解的。每讲一个作家,都要讲他所处的历史时代,讲他的历史生平,这些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写作。比如司马迁,他生活在汉武帝时期,那个时代和他个人的历史、时代的历史极大地影响了他对《史记》的写作。所以,我在几十年的大学教书生涯中,讲任何一个作家,我都深入地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生平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作家的作品讲好,才能讲出来这个作家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文学和历史是无法分开的。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所有的作家也都是特定历史时代所产生的个体。这样一来,其实教文学课,特别是我们教中国古代文学的人,需要对中国历史相当熟悉。而且我在学校,每一年都要给学生讲《史记》,就要讲《史记》产生的时代和作者司马迁。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看出,《史记》不仅是一部史学资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所以,我对《史记》非常熟悉。 诗词应当是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两种文体,它起承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更凝聚了历代文人、作家的心血 记者:您既是文学院教授,又是著名文化学者,请谈谈诗词与文学间的关系。 王立群:中国文学样式,最早出现的是二言体诗歌。比如《吴越春秋》:“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是中国最早的诗歌,二言的。再往后是四言诗歌,那就是《诗经》了。“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这是四言诗。然后,是南方楚地的《楚辞》。《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一个叫风,一个叫骚,《诗经》代表作《国风》,《楚辞》代表作《离骚》,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最早的作品。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中国文学发端于诗歌。因此,讲先秦文学必讲《诗经》《楚辞》;讲两汉文学,必讲两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讲魏晋南北朝文学,必讲魏晋南北朝诗歌;到了隋代,民间产生了词,经过盛唐、中唐到晚唐,词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所以,晚唐五代出现了像李后主这样的伟大词作家。再以后到了宋代,词成了一个新兴文体,蔚为大观。 所以,从先秦到宋代,这么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文学主要样式是诗,其次是从隋朝发端到宋代的词。因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当然还有魏晋南北朝的小说,从先秦出现的散文。诗歌、小说、散文这些文学体裁,就这样一点点发展起来了。到了元朝,又出现了散曲、杂剧,而明代的杂剧发展成传奇。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发展成唐代的传奇,再发展成宋元的画本,最后发展成明清的小说。所以到了明清时期,诗、词、曲、赋、散文、戏剧、小说,各种文学体裁就完全出来了。 但是,即使是在明清时代,传统诗词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几乎所有的文人,上至帝王、下至布衣都会写诗,所以诗词应当是中国文学最重要的两种文体,它起承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更凝聚了历代文人、作家的心血。比如唐代贾岛写了这么两句话:“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了写两句好诗,用了三年时间,这些好诗出来后,自己读起来就流泪了。正因为历代作家付出巨大的努力,才使得诗词这种文学形式更加丰富,也越来越精美。我们之所以认为唐诗宋词那么美,那是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把自己的才华心血浇灌在上面,才浇灌出来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诗词之花。可以说,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文学史,基本上就是诗词的文学史。所以,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我们讲古代文学必然要讲诗词。 从2万多字的《论语》里提炼出的400来个成语,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仍在使用 记者:《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请谈谈《论语》的文学内涵。 王立群:《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我们小学课本里就有《论语》若干词了。从2万多字的《论语》里提炼出的400来个成语,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仍在使用。所以,《论语》在中国老百姓中,普及率还是比较高的。另外,《论语》是语录体,不是长篇大论。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等,因为它很短,而且很多是成语,便于传播。三个字以上就叫成语,这样一来,《论语》通过成语方式,大量地融入当代社会。应当说,中国儒家经典中,影响后世最大的还是《论语》。我们用一个成语来举例说明——“父母在,不远游”,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孔子说的这十个字,生成了两个成语,“游必有方”也是成语。这句话大意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作为子女,不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如果必须外出,也一定要告诉去处,不能让父母担心。 孔子特别强调“孝”。孔子认为,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因为古代交通很不发达。在家或不远游可以有多重意义:或是以农耕赡养父母,或是照顾父母的起居,或是避免父母因子女远游而担心,等等。如果子女出远门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方”一般理解为方向、地方、处所,这种解释是能够讲通的。不过,还有一种理解,将“方”解释为“方法、道理”,“游必有方”就是外出的时候,要向父母讲清道理,并有妥善安置父母的方法,这样理解也能讲通。 孔子对孝有很多论述,比如,《论语·为政》中:“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这是强调态度,对父母的态度必须要恭敬。孔子的意思是,现在的人啊,以为仅仅给父母吃好穿好,把父母养活,让他们衣食无忧就可以叫做孝顺了。但是像狗和马这样的畜生,我们也能养。所以说,如果内心没有真实的对父母的尊敬之情,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还有什么区别呢?即使在当今,孔子的话仍有相当重要的警示作用。 汉字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表意的,诗词通过独特的组合,把汉字的美发挥到极致 记者:中华民族的民族大义,道德规范、情感表达,都可以通过诗词表达。在中华文化中,诗词是树,成语是枝,文字是根。请谈谈中华文字的魅力。 王立群:中华文明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地中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都拥有连续的历史纪年和文字记载,成为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流。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西方文字是表音的,中国象形文字是表意的,每个文字都讲述着一个故事。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它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间,汉字最大的魅力是在于它是表意的,或者通俗地说汉字基本上都是单音词。比如,人的名字,不管是两个字或者三个字,把它拆开来,每个字都是独立的词,汉字的魅力就在于这儿。像英语单词,如果你把一个一个字母拆开来,26个字母都没有意义,只有字母的组合才有意义。汉字不一样,一个汉字叫单音词,两个汉字叫双音词,三个字以上的叫成语。既然每个汉字都是独立的个体,是一个词,就必然有文化内涵在里面。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从象形字到会意字,然后是形声字、假借字等。比如,考试的“考”,《说文解字》的解释:“考,老也。”“考”什么意思?考就是老,是一个人背着一个老人,这是它的意义。而这些意义,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比如,繁体字爱心的“爱”,写的时候中间一定有一个心,说明这个爱是发自心底之爱。再比如,边疆的疆,按部首来查,它是土字旁从土强声,它的部首在哪儿?在左下角的土字,这说明边疆、疆界、疆土都是和土地密切相关的。所以驻守边疆,就是要守好国家的每一寸土地,这就是疆的意思。当然汉字从独体到合体的发展过程中,词意会发生一些演变,但是不管怎么演变,它都有自己的含义在里面。它不仅有形、有声,还有意,它是形声意三位一体的符号,这在世界上的文字中是极其罕见的,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 而诗词是汉字的一种艺术组合,表达的意思就更丰富了。比如,李清照有一首词,开头一句“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七个字每一个字都有意义——薄薄的雾,浓浓的云,内心发愁,心情很不好。永驻,永是常,昼是白天,因为心里愁,他觉得白天是那么漫长。通过这些字非常巧妙地组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丰富世界、感情和细腻的感受。所以诗词通过独特的组合,把汉字的美发挥到极致。 诗词表现了许多正直的、有着赤子之心的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对老百姓的深情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记者:中国诗词不仅能让人激情澎湃、心向光明,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也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源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请谈谈中华诗词的大美。 王立群:这方面,爱国诗词应当排在第一位。从屈原的《离骚》开始,就表现出了非常强烈的爱国感情。曹植的《白马篇》末尾两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如果要把自己的生命捐献给国家的话,毫不犹豫。由此还创造了一个成语,叫视死如归。应当说爱国诗、爱国诗人和爱国诗篇名句,是表现正能量中最重要的,这也是古典诗词的大美、大德最重要的体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第二点,中国古代的诗人非常重视修身。像《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明自己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坚守信念,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另外,杜甫的《春望》“三吏三别”等,深刻描述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他对倍受战乱摧残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再如,唐代诗人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要世人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上述诗篇都表现了许多正直的、有着赤子之心的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对老百姓的深情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这些作品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记者:我在您微博上看到您有这样的担忧:“诗词大会催生诗词热,但,这种热度能保持多久?”那您认为我们如何避免这种一时热的现象,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王立群:这件事应当靠两种力量。一个是民间的力量,民间有一批喜欢中国古典诗词的人,像中国诗词研究会等民间组织在积极推动。另一方面,要靠政府。比如,我们现在小学课本中,选了一百首著名诗歌,到了初高中阶段,扩大了遴选范围。也就是说,应当把我们的教材作为最普及的读物,因为总会有一部分人将来是不会上大学的。即使上了大学的人,他不学中文专业,也不学中国古代文学,他对中国古代诗词的了解,也是局限在中小学课本之上的。所以,中小学课本应当是最重要的古典诗词传播阵地。要把这个阵地坚守好,通过教材,让我们一代一代的后人,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值得提倡的。此外,我们媒体要积极宣传,虽然诗词大会还有它的不足,但是与其它娱乐综艺节目相比,它是一股清流,值得提倡、值得肯定、值得发扬,当然也值得提高。这要一步步来。(本报记者 杨海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