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曾经是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通病。许多城市、乡村在快速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文化个性的保护、发掘与塑造——不仅城市、乡村的建筑及物理空间趋于雷同,其文化生活也趋于雷同,长此以往,长久居于其中的人会感到精神匮乏从而降低文化认同感。当前,无论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还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从文化上破题都已成为两者补齐短板的共同选择。这其中,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来涵养文化生态,成为城乡建设中业界关注、探索的方向之一。 民间美术之所以能够参与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建设,有赖于它独特的公共文化属性以及丰厚的精神内涵。民间美术是不同地域或族群人民在长期生活与生产实践中,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与生活完全融合的美术样式,受当地自然环境、人文习俗、生活习性的直接影响,具有独特且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甚至成为一个地区文化意识的载体。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民间美术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美化着日常生活,更超越纯粹的审美功能,承载着丰厚的人文风俗以及最真切的百姓情感,集政治、社会、文化等丰富的社会信息于一身。小至承载着乡土记忆的泥塑、剪纸、风筝,大到城镇建筑、村落等空间的视觉营建,无不显现着民间美术在表达、增强百姓内在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等方面的强大功能,由此也成就了其绵延不绝的传承。因此,如若能够深刻把握民间美术在与民俗生活相关的普遍性,以及充满文化特色的个性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创新运用于现代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民间美术会成为一股重要的文化驱动力,促使城乡人文精神与经济发展双向提升。 如何让民间美术融入现代城乡的文化生活,是这一探索中的重中之重。要探知民间美术在新的文化生态、聚落空间等方面延伸的可能性,不能仅停留于以往从历史到现实生存境遇的宏观认识上,更需要在时代发展中不断理清民间美术的存在形态。有学者将民间美术形态主要划分为城镇社区的大众美术、农村的民间美术和少数民族的传统美术。从这几种形态上,深入了解它们的资源存量、在不同族群及区域中的价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众审美心理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导致的民间美术传承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方式、传播方式及流变动力和表现等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潜入民间美术内部,挖掘其融入现代生活的可能。 在情感表达、审美滋养上发挥其独有的作用,是促使民间美术与现代生活形成良好互动、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的根本。城镇化进程在导致传统民间美术存续形态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也让其审美的个性表达更加自由,这意味着民间美术之于今天的价值,不再是直接挪用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而是从现实生活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全新的表达。当下,很多人将民间美术贴上“土气”的标签,排斥于现代生活之外,原因在于对民间美术的理解,还仅停留于表面,而民间美术的发展,也仅停留在继承层面,真正深入生活的创新乏力。为此,既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深刻把握民间美术传承演进的规律和趋势,还需要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民俗相关的民间美术的观念、审美的变化,包括其视觉形式、应用空间等改变后,其所承载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变化等,以在当前的动态化发展中寻找到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对接点,实现变创,重启活力。 如今,很多研究者、创作者等民间美术领域的相关人士,都在以新思路促进民间美术活力的释放:或将其融入当代审美开创个性化的艺术创造,或将其融入教育成为群体性的地方艺术,或将其与当代生活结合演化为民俗体验、公共艺术……在这些尝试中,虽然民间美术外在的形式发生了改变,但大多数都未能触及民间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在文化母体。如何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础上,让民间美术展现出强大的文化再生力,是一个亟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文化以人为本。今天的城镇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决不能忽视民间文化的转化能力,以及其对文化生态的涵养。事实上,只有当城乡居民达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丰收,才能真正激发城乡活力、促进社会进步。而扎根于乡土生活的民间美术,其在美丽中国的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寄托着百姓的心灵生活,它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文化创造力,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生产、生活、文化空间的新一轮调整和建构,真正使城镇化进程和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以人为核心的转型和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