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影视创作可谓空前繁荣,据统计,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电影600多部,电视剧一万多集。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许多作品明显存在着粗制滥造,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作品精神内涵的匮乏,人文情怀的缺失,一方面使影视艺术失去了它应有的审美品格和高尚情怀,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在视觉享乐中,放弃了精神思考。造成这种状况当然有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的多种因素,但创作者对影视艺术文学性的忽略甚至抛弃,应是一个重要原因。 文学是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特别是在表达人的精神性存在上,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较晚兴起的艺术形式,影视无疑离不开文学的支撑和滋养,是否具有丰盈的文学精神和品格是评价一部影视作品优劣高下的重要维度。 影视艺术的文学性,包括影视作品对文学的本质性追求,用具体而质感的审美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让观众在审美观照中探寻生命的本真,关注人类的命运。在表达形式上,影视艺术的文学性主要是用文学的心灵诉求、理性思索和形而上精神,来弥补画面语言的不足,以提高其艺术品位和思想深度。 文学对影视艺术的支撑和滋养是多方面的。正如评论者所说,“没有文学不可能有今天的影视。电影和电视都因为有了文学的精神、文学的内核、文学的元素、文学的方法吸纳和渗透运用,才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首先文学作为“人”学,丰富了影视艺术的人文性,为观众提供了现实生活中精神展示的可能;在情感表达上追求真挚,不虚假造作;在叙事上讲究圆融连贯,将故事讲述得曲折有致又耐人寻味。其次在表现手法上学习了文学对意境的营造,在有限的画面中拓展出无限的审美意蕴。文学经典中犹如王熙凤出场般“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广泛借鉴,成就了中国影视艺术的民族风格。还有一些影视作品直接改编自文学经典,如世界电影史上的《乱世佳人》《简·爱》与文学原著一样成为了艺术精品;国产电影《牧马人》《芙蓉镇》,以及上世纪80年代一批改编自古典名著的电视剧作品,借助原著丰厚的文学底蕴,创造了一波波观影和收视热潮。由此不难看出,中外影视经典大都充盈着丰富的文学性,把对人类共同的人文关怀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用优美诗性的语言向观众奉献了精彩动人的故事。 反观当下的影视创作,很多都在商业化浪潮中迷失了方向,“唯票房收视率论”使影视忽视文学性,单纯追求娱乐消费,轻视精神境界和艺术品格。一些技术至上的影视作品,抛弃叙事性基础和应有的文化内涵,一味追求大投资、大制作,企图用高科技遮蔽文学性的匮乏,从而使作品沦为单纯的视觉奇观;一些历史题材作品,对主流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戏说”,人物语言荒唐另类,故事情节生拼硬凑;还有一些打着对文学经典重新改编的幌子,利用名著的影响力,实则背离其文学性和思想性,消解了原著的庄严与神圣。 有人说商业化影视艺术就应该追求娱乐性和感官刺激,文化传承和社会承担不是他们的责任。但商业电影、电视剧首先是一种文化商品,同样具有艺术认知、审美等社会功能。况且娱乐性和艺术性,商业性和思想性并非完全对立,诸如《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商业大片所体现出来的英雄主义和人文情怀,仍然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普世的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的生命力与文学的支撑和滋养密不可分,只有文学的心灵诉求、理性思索和人性关怀,才能实现影视艺术品格的复归。而增强影视艺术的文学性支撑,涉及影视创作的多个层面。首先要吸取文学深刻的思想性和人文情怀。思想是影视艺术的灵魂,人们观看影视作品不单是满足于情节的惊险、画面的刺激,更希望从中得到人性的思考、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寄托。汲取文学艺术思想性和人文性的营养,丰富影视艺术的思想内涵,改变一味追求娱乐化、游戏化的现状,从而表达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展示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怀。这样的影视作品在娱乐的同时,才能使人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感悟。 其次要学习文学的美学观念和叙事技巧,借鉴文学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展开想象性叙事,构建起令人思考的审美空间。这就要求影视编导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增强审美价值的建构,丰富文学性意蕴。如果能将文学韵味融入影视创作之中,就可以增加艺术感染力,将观众带入诗意的境界和氛围。如电影《林则徐》借鉴古典送别诗的意境,用滔滔江水和远行的帆影,表现依依惜别的情感;《早春二月》《牧马人》运用色彩浓郁的镜头语言,表达田园牧歌式的意蕴,抒发恬淡的生活追求,这些都成为中国电影创造意境的典范。 此外还要学习文学的语言,增强影视艺术的语言美。当今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大多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存在粗鄙化倾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故事和情感的有效表达。借鉴文学语言的形象性、蕴藉性和个性化特点,无疑可以增强影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之不再是生活的简单复制,而呈现出生动、鲜活而富有诗意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