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梅思繁创作的《爸爸的故事》,今年获得了多家单位年度好书的青睐。因为梅思繁远在法国,有时这本书的主角梅子涵便代替女儿领奖。想必以爸爸、故事主角的身份登台,这对于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来说,别有一番特殊的感触。 作为梅子涵的女儿,不少读者对于梅思繁并不陌生。20年前,梅子涵以女儿梅思繁为灵感创作的《女儿的故事》出版。通过这部作品,很多人都知道了“梅思繁”这个名字。“以小说角色的身份,被读者们所熟悉,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梅思繁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在青少年成长时期,她当时的很多同学们会惊讶地说:“你的爸爸居然把你和我们的故事,写进了书里!”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特殊的成长体验。但是,她也是和最普通的孩子们一样,有着欢笑与眼泪,慢慢成长着。 梅思繁很小时就继承了父亲的文学创作基因,陆续发表了许多文章,即便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留学法国巴黎,攻读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期间,依然不断有儿童文学翻译作品问世。曾经的这些过往,在梅思繁看来,更愿意把它们看作是自己进入儿童文学创作领域所做的准备。谈及《女儿的故事》在个人创作经历中的特殊意义,梅思繁说:“在《女儿的故事》初版20周年之际,我决定以《爸爸的故事》这个选题,来正式进入儿童文学原创。因为这样的进入,是经典儿童文学传承的进入,是文学血脉传承的一种形式。予我,予我的作家爸爸,我想都意义非凡。” 这样对自己、对爸爸都意义特殊的一本书,《爸爸的故事》创作完成后,也许很多人都在想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应该就是爸爸梅子涵吧,大家也一定好奇爸爸对于女儿的创作究竟有着怎样的反馈,但让人“失望”的是,出版方几次问梅子涵,是否要读定稿,他都拒绝了。“他是在书出版上市以后才读的。在他读完书以后,他很动情地给我写了一封邮件。他说,感谢你的回忆,感谢你记得这些时光,这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梅思繁说。 对于《爸爸的故事》,很多儿童文学作家阅读了这本书后都给予了评价。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说,“《爸爸的故事》之所以动人,不是因为它写的是梅子涵,而是因为,它写出了一个父亲真实的虚弱、温情、关切、无助和惆怅,这是一个未经矫饰的情感世界。这是所有人的父亲,也是所有人对理想父亲的向往。”阅读推广人王林认为,如果说《女儿的故事》是父爱的太阳,《爸爸的故事》则是反射阳光的温柔月亮。 那么梅思繁自己是怎样评价的呢?在她看来,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没有任何两本书,是完全一样,甚至有可比性的。“我有我的创作语言,我的生活背景,我作为‘80后’一代人的语境与敏感,与我的父亲是全然不同的。如果说我们之间,有一点相似之处的话,那就是我们对写作,来自血液里的真诚与热爱。” “写作,是我的职业与激情。阅读,是我日常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梅思繁透露,《爸爸的故事》创作完成后,立即开始了原创系列小说“小红豆”的创作。目前这个系列已经出版。上市后,受到了业界极大的关注与好评,曹文轩等儿童文学作家都推荐了这套充满欢乐、带给儿童积极能量的系列作品。2017年春季和秋季,这个系列会继续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