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子:聊聊汉朝那些事儿清秋子谈新作《汉家天下》第二部《刘邦定鼎》
《汉家天下》 作者:清秋子 出版:河南文艺出版社 12月13日,著名作家清秋子《汉家天下》第二部《刘邦定鼎》新书研讨会在海口举行。这部多卷本长篇小说以史实为基础,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与气势磅礴的笔法,再现了汉初的帝王胸襟、治国策略和重大历史事件。 著名作家二月河在为本书做序时,做过如此的评价:“在清秋子的书里,历史是经,文学是纬,从而使一般读者认为十分枯燥的历史,有了血肉,有了温度,能够走进人心里。” 秦汉历史研究专家郭灿金认为,书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语言形式——“浅近文言”,具有鲜活、独特的文字魅力。海口市作协主席张品成强调此书延续了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传统写法,“作者让人读到古朴而灵动的文字,实在令人快慰。” “《汉家天下》整部小说共分为七部,目前已出版了前面的两部。”会后,清秋子接受海南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与记者一起聊起了“汉朝那些事儿”。 作家史观是历史小说魂魄 海南周刊:您为什么要写汉朝? 清秋子:我认为,正是从汉朝起,开始形成了中华民族后来的政治格局,形成了我们民族延续至今的礼教,亦即我们特定的文化与风俗。所以,这是一段需要重新审视的历史。了解汉朝,对我们了解当代和看清未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海南周刊:您认为一部历史小说的魂魄应该是什么? 清秋子:创作历史小说,作者的历史观十分重要。这是全书的魂魄,是主线,是贯穿始终的经纬线,是决定整部小说品味的重要因素。 作者一定要有鲜明的历史观,以它为统辖,来表现人物与事件。但也不是在书中直露地表达作者观点,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 海南周刊:就您的书来说,您的历史观是什么? 清秋子:在已出版的这两卷里,我特别强调,在中国古代,开明帝王治国都秉持着一种“民本”理念,也就是“民重君轻”。 这个传统是从刘邦称帝时就有的,是历朝君主治国的最高原则。民本意识,在《史记》中多次出现,刘邦和张良、萧何等一批历史人物,使用得最频繁的一个词汇,就是“安”字。譬如“使天下安”“使万民安”等等。他们不说“坐天下”,而是说“安天下”。这个“安”,是指“安稳”、“安心”“安居乐业”。因此,我体会到,这就是刘邦最高的治国理念。这种以民本理念治国的原则,被后代开明君主继承了下去。 尊重史实,人物去脸谱化 海南周刊:作为长篇历史小说,您如何拿捏好历史和文学的临界点? 清秋子:我写的是历史小说,需要大量的虚构和丰富的想象。但是我所有的想象都是在史料基础上进行的,这也是我动笔前定下的大原则。 写这部小说,我受到了司马迁《史记》的启发。《史记》最大的特点,就是“亦文亦史”,其人物事迹均忠于史实,同时也用了非常精彩的文学笔法来描述。《汉家天下》里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均依据《史记》《汉书》来写;但书中所写的日常具体生活、战争场面、人物对话等细节,都是我根据合理想象虚构的。比如,凡是书中提到的著名的人物,都是史书上有记载的,有名有姓有官职。同时又虚构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小人物,与真实的人物形成互动,构成鲜活的历史场景。 海南周刊:对于楚汉之争,很多读者并不陌生。那么您在刻画刘邦、项羽这两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时,是如何去脸谱化的? 清秋子:我除了表现刘邦痞气、多诈的一面外,还特别表现了他人格中正面的东西。比如,他乐于纳谏,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对百姓有悲悯情怀,胸中有安天下的大格局,是一个非常称职合格的帝王。 另一个人物项羽,我们都知道他十分残暴,大失人心。但是我也写出了他的仁厚之心。在垓下决战失败后,他不忍心让残余将士随自己抵抗至死,而是任由他们在四面楚歌中各自逃生。 这部书,我特别注意了人物的个性化塑造,在这方面,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认为我塑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刘邦形象,有多个亮点。 开创“浅近文言”语言新形式 海南周刊:在研讨会上,秦汉历史研究专家郭灿金认为书中您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语言形式,即“浅近文言”。您怎么看? 清秋子:我是用古代的章回体小说的语言风格来写这部书的。章回体小说的语言不是文言文,而是由民间口头语转化成的文字,比较浅近直白。我就借鉴了这种古代话本的语言风格,力求浅近易读,汲取了一些文言文元素,丰富了语言表现力。这种文体,要比章回体小说语言稍微古雅一点。因此郭灿金教授就把它命名为“浅近文言”。 对这个概念,我也感到很新鲜。书中使用的基本都是古汉语词汇,几乎没有现代词汇,语法特色也是章回小说式的。这种叙述语言的难易程度,相当于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间。我认为,这种文体具有浓厚的古典意味,便于营造历史氛围,同时当代读者也易于接受。而且,假设要放到章回小说流行的明代去,明代人也可以接受。所以我发现,凡是欣赏这部作品的人,大都有一定阅读章回小说的经验。 海南周刊:有专家认为此部小说是在向《三国演义》致敬,您怎么看? 清秋子:致敬,就是追慕和看齐。我确实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滋养。我17岁时,就读完了《三国演义》,当时读得如痴如醉。这次在写作时,我把《三国演义》放在案头,每写完自己的一章,都要翻看一下《三国演义》,体会一下古代演义小说是怎么营造氛围、塑造人物的,以便从中受到启发。我在努力向《三国演义》看齐,期望在叙事手法、格局气势和文字感染力上更接近它。 实地走访楚汉战场找灵感 海南周刊:您曾经展开一场长达5000公里的楚汉战场实地寻访之旅,这对您写书有什么启发吗? 清秋子:是的,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是一个现代人,在还未动笔时,简直无法想象两千多年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就算看再多的书籍也得不出印象来。在决定写《汉家天下》并做完了案头准备之后,我曾经有七个月动不了笔,动笔之后,总觉得写的不像是古人。为此心里很不安。 后来我到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实地考察,把所有的楚汉战争历史遗迹走了一遍,包括古荥阳城,鸿沟、芒砀山、垓下、乌江等。这让我对当地的地理、物候、植被都有了直观的了解,楚汉战争历史人物的具体形象也在我脑海中浮现了出来,下笔就更有底气了。 已从网红转向严肃文学 海南周刊:在当下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作为著名的网络作家,您却打算花四年的时间把接下来的四部小说写完,会不会显得有些“慢热”?您希望这部小说成为“网红”吗? 清秋子:是,我是“第一代网络写手”,过去也曾经追求过点击量,在网络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我所受到的美学教育是经典式的,所以在写网络文学时,我一直保持着经典式的审美,并未有所改变。 从2011年起,我开始转向“严肃文学”写作,其间,没有什么障碍,转得很顺利。从中我体会到,写严肃文学恰是我之所长。 现在我很少上网写作和浏览,追求的也不是点击量,而是试图写出一部能够传世的作品来,这也许是一种狂想,但我愿意为此而努力。作家孙犁先生有一句话,叫做“佳书必得永传”,我看后很震撼。我想,在有限的写作生涯里,如果能创作出一两部能够传世的作品,应该是写作者生平最大的荣耀。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