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昆明方言“挨”有动词、与事介词、处置式、被动标记和连词五大类用法,其下分别下辖12个小类用法,包括:动词“挨”的“接触义”“承受义”“磨蹭义”;与事介词“挨”的“受...
摘要:安徽舒城方言中有三个完成体标记“得”“着”和“得着”。其中“得”使用范围较窄,“着”和“得着”更为常用。舒城方言中的完成体标记有泛与专之分,“着”是广泛性完成...
摘要:晋语语音研究自高本汉研究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晋方言语音研究成果除为学界提供丰富的语音材料、引领汉语方言语音史的发展方向、挖掘出北方官话语音史的若干细节外,文...
摘要:在晋东南方言里,"俺孩"是一个具有特定使用范围的非典型人称代词,在会话中可以用来称代听话人,并带有亲昵的语用色彩。晋东南方言中的"俺孩"与汾阳方言里的"我儿"异形同构...
摘要:“VP-Neg”问句是汉语方言里一种重要的正反问句。根据否定词的不同及问句的结构,“VP-Neg”问句可以分为“VP+一般否定词”、“VP+复合否定词”、“肯定词+VP+特殊否定词”三类...
摘要:汾西方言宕江摄字的语音层次具有区别于汾河片中原官话和并州片晋语的典型特征。汾西方言宕江摄的所谓“文读”其实是本地形式,所谓“白读”其实是受汾河片中原官话影响而...
摘要:浙江省苍南县灵江镇的方言属于瓯江片吴语,共有8个声调,其中阳平和阴去在听感上基本一致,均可记为[ ]31。本文用实验语音学方法,分析了苍南县灵江话的声调格局,发现阳...
摘要:湖南泪罗湘语里表所在、所从由的介词及表动作持续、状态持续的体貌形式依是否含有“使然”的语法意义而分为“在”和“到”“踮到”两套,两套形式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不同...
摘要:本文对吴语宁波方言的指示词做一个初步的形式与功能描写:词根与语源、基本的语义、句法特点。宁波方言的指示词看似二分,“堂”表近指,“该”表远指,但事实上并非如...
摘要:仙桃方言中同时存在着复数标记“们”和“们俦[sou^1]”,“们俦”是由“们”与表类别义的“俦[sou^31]”连用构成的复合式复数标记,除了主要用于表达尊称复数概念外,还具有表达...
摘要:文章从语法意义、功能特征、对动词和形容词的选择性等方面对含山话中常用的“V/A唗之”构式进行考察,分析了“啶”的来源、语法化路径,并与其他语言社区的相应的词语...
摘要:文章首先利用已有文献材料和新的专题调查材料展示现代汉语方言中表“现在”义的“而今”一词的读音及用字情况,随后运用语音历史层次演变思路分析“而”和“今”的读音演...
摘要:通泰方言位于汉语方言官话和非官话交界处,方言过渡性特征明显。动词后附成分在该地区有两种,“叨”和“啊”,二者语音形式不同,来源也不同。“啊”来自于“附着”义的“著...
摘要:汉语方言中源于"给"义动词的受益格标记主要分布在官话区、徽语以及一些吴语、闽语中。双宾A式是"给"义动词演变为受益格标记的条件。"V给+Or+Ot"经过语用类推形成...
摘要:语音的不规则现象是观察语言演变的重要窗口,描写和解释这些例外的事实,是了解语言历史、归纳语言演变规律的重要途径。苗语川黔滇方言数词“十”,有三种音节形式,但...
摘要:语言是变化发展的,有些曾经广泛运用的字词,随着时间的流逝,语音和语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有的字保存在方言中,却在普通话中消失了;有的在普通话中也是可见的,但是方言中的音...
摘要: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工作的开展,能够唤醒方言保护意识并能养成保护方言之自觉。我们以临沂方言为窗口观察方言的变化,仅就部分语音...
摘要:“VP-Neg”问句是汉语方言里一种重要的正反问句。根据否定词的不同及问句的结构,“VP-Neg”问句可以分为“VP+一般否定词”、“VP+复合否定词”、“肯定词+VP+特殊否定词”三类...
摘要:本文从共时方言分布和历时语法演变两方面论证了汉语方言"V+的+NL"句型中的"的"来源于"得",两者在语法、语音上的一致性说明汉语方言处所介词"的"可能是近代汉语...
摘要:侗语各方言土语声调数目并不一致。从历时上看,差异的产生是各方言土语声调发展演变的条件不同造成的。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仅有10个声调,声调数量明显少于其他土语。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