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四年春天,喻长亮中短篇小说集《边鼓》在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喻长亮仍然在不事张扬地写作,他的写作在无人关注、无人命名、无人喝彩的当下,稳稳地又上了一个台阶。他...
在古代,凉州作为河西都会、天下要冲,被文人墨客争相吟咏,仅全唐诗中以凉州为背景的诗作就多达百余首。随着历史上的数次迁都和经济文化重心的迁移,这个昔日的繁华都城逐渐...
“鬼才作家”马伯庸的长篇小说《大医》是一部展现中国近代医疗故事的历史小说,曾入选中国作家协会首批“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项目。《大医》为分上部“破晓篇”与下部“日出...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2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发表10周年。两个关于文艺的重要讲话虽然相距72年,但精神内涵却是一脉相承...
现代汉语诗歌发展到今天不过百年左右,在很多地带都存在分歧和争论,但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说法,应该成为共识。在语言和发现之间,众多的有识之士,各有倚重,但近年来,语...
2009年,邓一光来到深圳生活。至于为什么选择深圳,邓一光说理由很简单:照顾母亲。当时母亲因身体原因,需要在空气湿润但又阳光充沛的地方生活。深圳的空气好,日照充足,空气...
继《迷城》聚焦于南方县城的地方性书写,马笑泉近期将写作笔触开拓至省城的社区生活空间,向人们捧出一部专门展现当代城市社区生活群像的长篇小说《日日新》。小说前半部分围...
《春度龙岗》最先发表在《民族文学》2023年第7期,由作家出版社年底推出单行本。总体上讲,《春度龙岗》在重大题材的写作上有所突破,它真实再现了彝族地区推进民主改革的历史...
现代诗大多短小,某种程度上,它是璞玉被切开时亮出闪光的横截面,是我们在人世的深深一瞥。这似乎在说瞬时的体验也可成诗,无须过多关注诗歌的结构问题。但事实上,一首好诗...
过去、现在、未来相互交织 美国批评家西·台·露易斯曾敏锐地指出:“对今天的艺术家来说,要想完全生活在现时代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现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假如我们需...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淡,未尝不呼父母也。”司马迁在《史记》中如是写道。司马迁认为,人在穷苦困顿时常是“呼天”“呼父母”,是因为人们将天地...
读着诗人许晓雯为自己诗集所写的序和感言,心中一惊,我平日里最喜欢引用的几段话,正在被她引用,一句是塞内加所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惹尘埃》 作者:刘国欣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倘若生活是一场既定的庸俗诗篇,爱便是明艳张扬的韵脚,至于生命这首长诗是昂扬还是哀怨,是直白还是朦胧...
想象一下,当你人到中年时,突然遭遇了生意场上的滑铁卢,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你殚精竭虑想要东山再起,一次偶然的机会你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但你觉得,这样做虽合理合规,却...
捧读王彬先生的散文集《坦露在金陵》,笔者正从古镇西塘旅游归来。西塘,古名斜塘、平川,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江浙沪三地交界处,隶属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为吴越文化发...
陕西作家黄朴的长篇小说《如我》,延续了其中短篇小说对“柳庄”的文学书写,通过对文学故乡的冷静凝视和反复叩问,以“柳庄”为端点延伸出广阔丰盈的文学场域,以城乡的巨大...
罗伟章是一位极具实力的小说家,继长篇小说《声音史》和中短篇小说集《寂静史》之后,他又推出了长篇小说《隐秘史》。从几部作品题名来看,他有着创作“史的三部曲”(以下简...
在我读过的杨晓升小说中,《恍然如梦》(原载《十月》2023年第5期)是结构比较精致的一部。把一代人的人生命运酸甜苦辣浓缩在一个清明节,原来的中学同学,现在的古稀老人,人...
关注诗人周庆荣的散文诗创作是从《我们》组章开始的,那是一篇恢宏的史诗,勾勒了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心路历程。而近10多年来,周庆荣的创作之路越走越宽,《有理想的人...
自然文学流派于17世纪滥觞于美国,沉淀着丰厚的生态理念与人文内涵。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约翰·史密斯的《新英格兰记》(1616)、威廉·巴特姆的《旅行笔记》(1791)等作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