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东北文学”及相关的地方性写作,已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不少青年作家集中书写东北从中国新工业的摇篮到经历改革的阵痛,以及这个过程对一代人集体意识的深远...
诗歌是悠悠天地间情思的撷取,代表着生命某一刻最为真实的情貌,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元曲,诗歌的表现形式随着时代和个体的不同,不断得以延续和发展,成为舒展生...
诗歌与音乐是近亲,起初同是对于声音的创建。声音满足于听觉的诉求,作用于我们的情感。这种情感回应着时间的张力,并顺乎声音指向逝去的世界。所以,我们无法占有声音,一如...
1 在文学创作中,写什么一直是首要的问题,是每个创作者从生活进入创作阶段时首先面临的选择。这种选择可能是本能式的、灵感的指引,而更多的情形是各种因素的碰撞、纠缠、比...
摘要: 中国报告文学因更具紧跟时代脚步的品质,所以更早地意识到“国家叙述”时代的到来,也更快地通过自己的创作和优秀作品,实现向“国家叙述”的转化。其间,何建明的报告...
四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不仅物质生活渐趋丰足,城乡之间差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人们在精神文化追求上日渐复杂化、多样化,诸多的外来文化不仅穿街...
作家唐慧琴长期生活在乡村,一个时期以来,她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都是以独特的内视角,书写着当下农村生活鲜活的波澜,不仅表现着转型期的伦理困境,更探寻着乡民精神重建...
作家与评论家先天就是谁也离不开谁,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如果没有诗人、作家呕心沥血写就的小说、诗歌等,评论家就缺少了言说对象和评介客体,文艺批评之基就...
从事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就是阅读编辑部所收到的各类来稿。在当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生产力实...
读王欧雯小说《深蓝里追鲸》《生于冰湖》,最强烈的感觉,是生与死之间的一种对峙。 《深蓝里追鲸》最大的创造,是提供了子泊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以及写出了“由生寻死”与“向...
《暮色中的起飞——念楼散文选》 钟叔河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近日拜谒钟叔河先生,获赠装帧精美、印刷精良的大作《暮色中的起飞——念楼散文选》。钟先生投我所好于扉页签名...
张映姝的《她·们》,是一本别样的诗集,题目别样,内容别样,结构也别样。 “她们”是一个词,是复数;而“她·们”则既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词组,既可以是单数,也可...
纵观西元的创作生涯和生活经验,军旅生活主题无疑是他创作的重心。作为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军旅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表现内容、叙事向度和美学观念上不断变化,在宏大叙事之...
《如我》是陕西籍作家黄朴创作的长篇小说。在承继小说集《丫丫的城》《新生》以“向下美学”寻找人性之光曲折路径的基础上,小说《如我》亦在不断抵抗、发现与重构中,探索一...
在新质生产力的文学表达上,徐剑再次走到了前沿。他与李玉梅合作推出的《强国记——中国知识产权的力量》一书,以创新这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为主题,由中国专利技术的发展切入...
在此前“乡村三部曲”的写作中,魏思孝始终将写作的视点放置在人物的身上。从《余事勿取》中的侯军、卫学金、卫华邦三人到《都是人民群众》中群像般的“人物小传”式的书写,...
《海棠花开》与《龙头香》是由作家杨晓升所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海棠花开》收录了《海棠花开》《阴差阳错》等4部中篇小说,《龙头香》则收录了《买房记》《龙头香》《新正如...
彭学军的长篇小说《大鸟》,是一部聚焦鄱阳湖候鸟保护主题的时代之作。作品有着来自当下真实生活的鲜活,展开的是一个个生动的儿童生活场景,很好地体现了作家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夜深人静的时候,皎洁的月光随书香飘落枕边,一缕乡愁悄然袭来,轻而易举地将我带回江汉平原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子,老屋、水杉、荷花还有那些至今仍然在土地劳作的父老乡亲,...
与《江如练》这本书结缘,于我是件意外的事儿,也是种奇妙的缘分。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高中时候曾经有过的梦想。 我的母校北海中学当时每年都有“国际学生交换计划”。2005年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