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儒家“诗教”的创始人,“诗教”一词出自《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教”自产生以来,对其探源阐释颇多,将孔子的...
命名总是包含着某种特定文化的暗示,用一种文字来命名美学,势必会体现着此种文字所携带的文化传统积淀或命名主体的自我建构。中国现代美学是以向中国古代美学挥手告别的姿态...
克罗齐是表现论美学的创始人,这是许多中外学者公认的观点。不过,认为克罗齐一开始就是一个表现论者,却是一种重大的误解。事实上,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经历了一个内在的发展和...
盛唐诗歌的音律之美、内涵之美,是内外兼修的典范,共同构成诗歌中的“盛唐气象”,这是初、中、晚唐不可企及的。时代造就了诗歌,诗歌同时也阐释了时代。 诗歌“四唐”说 论...
内容提要:柄谷行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所写的文艺评论,与日本战后的文艺批评传统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通过柄谷行人这一时期所关注的“自然”、“对幻想”等概念,可以看到...
内容提要:20世纪后半期,西方人文研究出现“理论爆炸”的局面。充分借鉴西方最新的理论方法,成为美国汉学不同于欧洲传统汉学的特色。西方的新兴理论,也影响到美国的中国古...
内容提要:文本存在“公”“私”之别,在以皇帝为顶点的权力统制下的中国文学史中,文本编入文集,意味着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这一过程或多或少地受到皇帝权力制约。书简...
内容提要:徐在国《诗·周南·葛覃“是刈是濩”解》认为,《诗经·周南·葛覃》篇“是刈是濩”句中的“濩”字,据《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当为“穫”。然而考察《诗经》“是A是...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后人多以“韦编三绝...
题记:自2020年7月18日起,总裁读书会与北大国发院EMBA中心联合邀请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教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连续解读《政治秩序的起源》(弗朗西斯福山着)、《中国历代政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多年时间里,对中国文论的反思曾经引发过一些热烈的讨论,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文论“失语症”,21世纪以来的“强制阐释论”等。在“失语”与“强制阐释论”引发...
一、《文心雕龙》海外英译谱系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全面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文学批评史上最为重要的经典著作。它体例周密、论旨精深、论据详备,可与《诗学》...
一 文学史的困境 2003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主编《中国文学史学史》,著录各种类型的中国文学史多达上千部,蔚为大观。转眼又过去十五年,今天的文学史...
内容提要:反映论与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兴起有关。文学反映论从整体上把文学视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一种认识活动,20世纪在苏联、东欧、中国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模式...
《玛纳斯》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别林斯基指出:“史诗是在民族意识刚刚觉醒时,诗领域的第一颗成熟的果实。”《玛纳斯》史诗以口头艺术超文本的形态吸纳了...
新世纪已经走过了20年,或者说,我们也开始经历一个“二十年代”。上个世纪20年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等惊天动地改变历史的大事件,就发...
法国女作家、翻译家、评论家俞第德(Judith Gautier)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除了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之外,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迷”。 1863年,即她18岁那年,父亲经人介绍,接纳了...
在论及大江文学中的世界文学影响时,学界一直关注来自拉伯雷及其鸿篇巨制《巨人传》、但丁及其不朽长诗《神曲》(全三卷)、布莱克及其神秘长诗《四天神》和《弥尔顿》、萨特...
视科幻为终生事业 北京时间2020年6月30日,美国科幻研究协会(SFRA,Science Fic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授予吴岩托马斯·D·克拉里森奖(The Thomas D.Clareson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Service)。为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