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钱颖一:辨明“好学”与“学好”的关系 2017-10-17
“好学”与“学好”是什么关系?好学生是不是学得好的学生?能不能通过教育理念的改变,让我们的学生实现从“学好”到“好学”的转变。对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有着...
[访谈] 编剧高满堂:作家创作需深入真实生活 2017-10-17
有人叫他“平民作家”。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平凡普通的小人物,并善于将其放到大历史中去表现,用寻常百姓的离合悲欢,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访谈] 几米谈创作:画画可以诉说无尽的痛楚 2017-10-17
《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铁》……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几米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受到关注,近日,几米又推出了新作———儿童绘本《乖乖小恶魔》。一向以都市人生活、情感为主要创...
[访谈] 希腊最高文学艺术奖勋章得主陈志强:认识你自己 2017-10-17
陈志强近照 资料照片 1月15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志强获得“希腊最高文学艺术奖勋章”。他的获奖感言短短数百字,清一色“我热爱希腊”打头的排比句。 陈志强1978年走进南开...
[访谈] 蒲松龄第十一世孙:愿聊斋俚曲世代传唱 2017-10-17
蒲章俊的书房在自己改造过的二层小楼上,这里也是蒲章俊平日的办公地点。 蒲松龄纪念馆展出的古俚曲曲谱。 对于蒲松龄的研究蒲章俊从来没有间断过。 蒲家庄古朴的气息给蒲章俊的...
[访谈] 孙绍振:理直气壮发表散文诗之“独立宣言”——孙绍振访谈录 2017-10-17
采访者(右)与孙绍振先生合影 孙绍振先生是当代著名诗歌评论家和文艺理论家,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湖州...
[访谈] 霍松林:以传统诗词创作颂扬新时代新生活 2017-10-17
【核心提示】在墨香四溢、卷帙高垒的书房,92岁的霍松林先生说起话来声音高亢。“我的工作主要是教书,为国家培养人才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谈不上贡献。”当代著名古典文学家...
[访谈] 朱永新:书目,为企业家 专门定制 2017-10-17
近日,一份历时近4年筛选、被称之为中国企业家专门定制的书目——“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在京发布。这份有着100本优秀图书的书目,因关注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发展备受瞩目。为...
[访谈] 阎崇年:我与努尔哈赤心灵相通五十多年 2017-10-17
阎崇年,历史学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论文集有《燕步集》《燕史集》《满学论集》等,专著有《袁崇焕传》《清朝开国史》《中国古都北京》等,合著...
[访谈] 彭长城:新媒介时代重解“《读者》人文关怀” 2017-10-17
《读者》杂志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其内在的东西深深打动了读者,吸引读者不断阅读。 办刊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场长途跋涉。一本杂志的思想的形成和内容分布,是经过长时间...
[访谈] 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刘方:我实现了我的愿望 2017-10-17
2013年12月12日,傅雷翻译出版奖在京揭晓,老翻译家刘方翻译的《布罗岱克的报告》最终赢得该奖。在获奖致辞中,刘方说:“我从小就喜欢法国文学,把法国文学介绍到中国是我最大...
[访谈] 何建明:促进中华历史文化精神的有效传承——访《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 2017-10-17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工程从2012年年初正式启动至今,一直被全国广大作家和文史界人士热切关注。这项共有120余位传主、100多名作家参与创作的国家级文...
[访谈] 华中师大出版社社长范军:学术出版是我们的根基 2017-10-17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 范军 “这几年我们非常重视学术文化建设。华中师大是一所有悠久历史的大学(2013年迎来了她的110周年校庆),有很多很好的学术积累和学术资源,这是我们做...
[访谈] 她依然关心着时代的进步——近访黄宗英 2017-10-17
甲午年正月初三,在上海的霏霏细雨中,我又一次走进延安西路的华东医院住院部看望病中的黄宗英。 如今已届八十九岁高龄的黄宗英,近年由于老年病缠身,在此已住院五年。尽管年...
[访谈] 对精神的追问让创作有了深远意义:深圳作家访谈 2017-10-17
岁末年初,深圳作家作品纷纷获奖,文学“深圳现象”引人关注,获奖作家与本报记者畅谈创作心得 对精神的追问让创作有了深远意义 邓一光 南翔 庞贝 岁末年初,深圳文坛捷报频传...
[访谈] 王文鹏:用互联网的思维做出版 2017-10-17
自媒体时代,人即媒体,个人影响媒体并盈利的时代即将来临。 全民自媒体时代已经来临,传统的媒体将失去效力,自媒体时代,人即媒体,人就是平台,人将成为最大的媒体源,个人...
[访谈] 范伯群:时代见证通俗文学观念变迁 2017-10-17
“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近日在京颁奖,由苏州大学教授范伯群主编、苏大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教师集体编写的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 获得这一政府最高图书奖。 2007年起推出的...
[访谈] 葛兆光再谈“从周边看中国” 2017-10-17
葛兆光先生第一次接触李朝朝鲜的燕行文献,还要追溯到2000年秋天。一开始,他读这些燕行文献是觉得轻松有趣,因为在里面可以看到“有趣的轶闻和失落的历史”。但十年读下来,燕...
[访谈] 峻 青:我一生最想写的作品还没有写出来 2017-10-17
九十峻青的暮年壮志: “我一生最想写的作品还没有写出来” 反映胶东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决战》屡屡中断 峻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留影(林优岳、范柏文摄) 他是散...
[访谈] 重塑中国文明的自信心——孙皓晖访谈记 2017-10-17
所有的历史叙事都是当代叙事,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写作受现实驱使。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对自己的文明产生了自我迷失。这是最大的社会危机,是来自自我的危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