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 曹文轩:最是书香能致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7-10-17
     [访谈] 曹文轩:最是书香能致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7-10-17 
     曹文轩,著名作家、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多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访谈] 司徒平安:好书是充满趣味性和文学性的  2017-10-17
     [访谈] 司徒平安:好书是充满趣味性和文学性的  2017-10-17 
     畅销童书作家司徒平安 对于一个童书作者而言,过去一年其实还蛮庆幸的,因为整个出版行业都在进行大的洗牌重组,唯独儿童文学创作这块,显得很是热闹。从传统的少儿作家郑渊洁...
 [访谈] 布里赛:“法国人将更加了解中国作家”——与法国历史学家、“在法国最有影  2017-10-17
     [访谈] 布里赛:“法国人将更加了解中国作家”——与法国历史学家、“在法国最有影  2017-10-17 
     贝尔纳·布里赛是由本报举办的“在法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书籍”评选活动的主要评委之一,前不久,记者对他进行了书面采访。 记者:您作为一名法国作家,怎么看中国书籍在法国...
 [访谈] “我因戏剧的魅力而坚守”——访青年编剧林蔚然  2017-10-17
     [访谈] “我因戏剧的魅力而坚守”——访青年编剧林蔚然  2017-10-17 
     由辽宁人艺制作演出、聚焦当代都市人情感困惑的小剧场话剧《请你对我说个谎》日前结束了北京的首轮演出。虽然这是一部创作、首演于2010年的 作品,但它对婚姻、爱情的探讨,对...
 [访谈] 唐家三少:要做中国的J.K.罗琳  2017-10-17
     [访谈] 唐家三少:要做中国的J.K.罗琳  2017-10-17 
     ■受访人:唐家三少(网络文学作家)□采访人:任志茜(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十年,写了3000万字,出版了129本书。从23岁到33岁,小三变成了老三,未婚男青年变成了两个孩子...
 [访谈] 安武林:希望作家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2017-10-17
     [访谈] 安武林:希望作家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2017-10-17 
     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安武林 在我看来,儿童文学图书的出版,整体状况是繁荣的。但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可喜的是,儿童文学原创图书质量不断提高,作家的作品越来越规模化,...
 [访谈] 从“文章”、“文化”到“文明”  2017-10-17
     [访谈] 从“文章”、“文化”到“文明”  2017-10-17 
     胡亚权 《读者文摘》创刊号封面。电影演员:娜仁花 1993年7月,《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 受访人:胡亚权(《读者》杂志创始人之一,《读者》杂志原副主编) 采访人:黄强...
 [访谈] 邬书林:让中国出版阔步走向世界舞台  2017-10-17
     [访谈] 邬书林:让中国出版阔步走向世界舞台  2017-10-17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明年5月27日至30日在纽约举办的美国书展。今年2月12日,中美双方签署协议,标志着美国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正式启动。中国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
 [访谈] 肖复兴谈史铁生遗作:八十年代的一曲六手联弹  2017-10-17
     [访谈] 肖复兴谈史铁生遗作:八十年代的一曲六手联弹  2017-10-17 
     将中国作家今天的作品,和他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对比读,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你会明显的发现,如今创作的内容更加眼花缭乱,手法更加娴熟,但生活的质感、对生...
 [访谈] 政协委员王涛:加快出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2017-10-17
     [访谈] 政协委员王涛:加快出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  2017-10-17 
     “改革”是今年两会热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王涛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也一再提到出版体制的改革。他建议,在深化出版体制改革的...
 [访谈] 何建明:深挖公益性个人图书馆富矿  2017-10-17
     [访谈] 何建明:深挖公益性个人图书馆富矿  2017-10-17 
     “要加强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利用好这些文化名人、著名学者的私人藏书,这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资源。”——何建明 “我今年上会的一份提案是关于‘倡导和扶持文化名人、著名学者建...
 [访谈] “书读起来好像读小说一样”并非侮辱  2017-10-17
     [访谈] “书读起来好像读小说一样”并非侮辱  2017-10-17 
     美国知名中国绘画研究者高居翰(James Cahill)今年2月14日下午2时在其美国加州家中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88岁。作为一个在异域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研究且著作颇丰的中国古代绘画史...
 [访谈] 程蔚东:用世界语言 传递中国好声音  2017-10-17
     [访谈] 程蔚东:用世界语言 传递中国好声音  2017-10-17 
     作为新闻出版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原总编辑程蔚东尤其关注中国在世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今年提交的《打造大型国际媒体提升中国传...
 [访谈] 黄怒波:中国诗歌应当回到社会现场  2017-10-17
     [访谈] 黄怒波:中国诗歌应当回到社会现场  2017-10-17 
     黄怒波,笔名骆英。诗人,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既是诗人,又是商人,还是一位不忘用自己在商界的成功反哺诗歌的诗歌赞助人。2006年,他斥资3000万元捐助北大新诗研究...
 [访谈] 聂震宁:当阅读成为社会问题之后  2017-10-17
     [访谈] 聂震宁:当阅读成为社会问题之后  2017-10-17 
     阅读,本来是个人自己的事情。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读还是不读,多读还是少读,读什么与不读什么乃至怎么读,是其个人精神生活方式和价值选择的自由。可是,当人们发现国民阅...
 [访谈] 郝振省:时代发展呼唤出版企业家  2017-10-17
     [访谈] 郝振省:时代发展呼唤出版企业家  2017-10-17 
     如何走出文化体制改革“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状态,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加快“两制”改造,需要我们培养合格的出版企业家,用企业家精神点燃时代的引擎...
 [访谈] 孙犁女儿谈父亲:曾称“看坏书还不如不看”  2017-10-17
     [访谈] 孙犁女儿谈父亲:曾称“看坏书还不如不看”  2017-10-17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孙犁先生为后世留下了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采蒲台的苇》《芦苇荡》《荷花淀》入选语文课本。在课本上,我们看到的是情感细腻、温润如...
 [访谈] 梁晓声:文学艺术要有“化人”的力量  2017-10-17
     [访谈] 梁晓声:文学艺术要有“化人”的力量  2017-10-17 
     近日,知名作家、学者梁晓声的新书《中国生存启示录》在北京出版。在这本书中,梁晓声一改往日的批判作风,首次提出中国人应该拥有好的心态,用一种人生智慧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访谈] 阎崇年:与努尔哈赤心灵相通50年  2017-10-17
     [访谈] 阎崇年:与努尔哈赤心灵相通50年  2017-10-17 
     阎崇年 汉族,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清史、满学,...
 [访谈] 冯骥才:俄罗斯对经典作品敬畏并尊重  2017-10-17
     [访谈] 冯骥才:俄罗斯对经典作品敬畏并尊重  2017-10-17 
     冯骥才 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曾经担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