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支学科] 聚焦新时代语文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名家论语文丛书”新书发布暨“新时 2021-12-06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张杰)11月26日,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名家论语文丛书”新书发布暨“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山...
[其他分支学科] 基于认知并面向计算的语言学研究进路 2021-12-06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马云飞)11月25日,“基于认知并面向计算的语言学研究进路——走向人文精神与科技理性的有机结合”讲座线上开讲,主讲人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
[其他分支学科] 科学阅读学术年会在广东财经大学举行 2021-12-06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李永杰)11月26日,由广东财经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数字化阅读的元认知研究线上公益研讨会暨第四届科学阅读教学与研...
[其他分支学科] 第12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济南举行 2021-12-06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何贺婧)认知语言学从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吸引了外语界与汉语界的众多学者,近年来相关理论的应用更是得以蓬勃发展,已形成了具有广...
[其他分支学科] 加强锡伯语的保护、传承与研究 2021-12-06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赵徐州 曾江 通讯员 徐嘉林 李晓聪)11月20日,锡伯语的传承与满文文献清史研究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召开。 清代满文档案浩如烟海,内容涉及...
[现代文学] 许子东:张恨水《啼笑因缘》——鸳鸯蝴蝶派代表作 2021-12-06
一 作家兼报人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于1930年3月到11月在上海《新闻报》连载,1931年12月由上海三友书社出版单行本。从30年代起,《啼笑因缘》不断地被改编成各种电影及电视剧。如...
[现代文学] 许子东:巴金的《家》——细思极恐的爱情故事 2021-12-06
一 “家”的宗教意义 巴金的《家》,是20世纪中国销量最高的小说之一。1931—1932年在《时报》连载时题名为《激流》,读者反应并不强烈,还差点被报社“腰斩”。但1933年开明书店出...
[现代文学] 许子东:刘呐鸥《游戏》、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上海的狐步舞》——十 2021-12-06
一 “中国最完整的现代小说流派”? 1930年春上海文化圈发生了几件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新闻报》开始连载《啼笑因缘》,《小说月报》发表沈从文的《丈夫》,水沫书店出...
[现代文学] 许子东:吴组缃《官官的补品》——怎样让读者讨厌主人公? 2021-12-06
一 第一人称的反面人物 巴金主张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同时代作家吴组缃(1908—1994),也写穷人被富人压榨,百姓被官府欺负,却非常讲究技巧。吴组缃被称为30年代左翼社会分析派...
[现代文学] 许子东:施蛰存《梅雨之夕》——“第三种人”的困境 2021-12-06
一 六次文艺论争 “五四”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1927—1936),据李欧梵在《剑桥中国史》里的整理 [1] ,至少发生过六次文艺论争,需要极简回顾。 第一次是太阳社和后期的创造社批判...
[现代文学] 许子东:茅盾《子夜》——“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出路”? 2021-12-06
直到1933年1月开明书店出版的茅盾(1896—1981)的《子夜》,“五四”新文学才在长篇小说领域接近或超越晚清。同样以文学实现社会学使命,《官场现形记》是无心插柳,《子夜》是有...
[古代文学] 王石:什么是“注” 2021-12-06
《今注本二十四史》问世,让许多读书界的朋友对“史家注史”发生了浓厚兴趣:什么是“注”,为什么要“注”,“注”的价值和意义何在,以及既有古注为什么还要今注,等等。...
[英美文学] 彭涛:一部中国学者撰写的契诃夫评传——读《契诃夫的玫瑰》有感 2021-12-06
契诃夫生前曾经开玩笑说,他的作品人们最多读七年,然后就会被遗忘。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他那些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仅俄国人在读,欧美人在读,也越来越赢得中国读者的热爱...
[其他分支学科] 姚欣 杜敏: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的语言能力建设 2021-12-06
摘要:语言具有的多种属性与功能使语言能力的提升成为消除贫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素。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国、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推普工作仍然是农村语言能力建设的...
[其他研究] 龚世学:中国古代的符瑞文化 2021-12-06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祯祥”“符应”“嘉瑞”“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符瑞文化生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
[影视文学研究] 苗怀明:古老的杂剧,借精彩故事而重生——陈美林与《元明清杂剧故事》 2021-12-06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即便不做引申和发挥,仅仅就其本义来看,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中国古代叙事艺术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岁月中文人作家们创作了许多曲折动人、脍炙人口的...
[影视文学研究] 周晓阳:大学者改写的小故事 2021-12-06
从古至今,以杂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文化都享有世界级名望。昔日,它与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梵剧一道,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如今,基于杂剧的昆曲、京剧等纷纷入选非物质文化...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1-12-06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1-12-06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观点·对话·访谈] 【摘要】赵日新: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层次 2021-12-06
1. 官话方言中“儿”的读音类型 汉语方言“儿化”的类型与“儿”的读音大致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汉语方言儿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非始于今日,今方言的儿化韵与其“儿”音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