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 [创作谈] 李雪梅:“现实”如何重新“主义” 2017-10-14

    1982年早春的一个深夜,在渭河边清冷的乡村土路上,陈忠实想到柳青和《创业史》,无限感慨,因为他正遭遇着“必须回答却回答不了的一个重大现实生活命题”。此时的陈忠实是渭河...

  • [创作谈] 徐 可:取法自然 真诚恺切——《三更有梦书当枕》后记 2017-10-14

    在文学的诸般样式中,散文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在我看来,散文是一种最直接表现自我、离心灵最近的文学品种,她最适合表达真情实感,她最打动人的也是其中蕴含的真挚感情。好的...

  • [百家争鸣] 中国故事,需要精彩的艺术表达 2017-10-14

    据统计,全国已有逾百所高校开设了创意写作课程。与创意写作相关的话题一直都在热议中——创意写作培养的是作家还是写手?它与传统文学创作是否可以融合?它应该服务于文化工...

  • [文化时评] 诗词搭建起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启示之四 2017-10-14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恐怕不只是智力游戏,这些诗词还搭建起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稍一吟咏便激荡起了文化默契的共鸣。 由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引发的当前习诵诗词的热潮...

  • [创作谈] 梁衡谈散文 2017-10-14

    一谈政治人物散文:岁月留痕 近年来我写了几篇记述伟人的文章,引来多种报刊的转载,有的篇目还很快被选入高中课本。 我原先决无一定要搞这类创作的打算,只是在工作实践中,...

  • [创作谈] 王安忆:生活是小说最丰富的资源 2017-10-14

    我以为,中国当代文学中最宝贵的特质是生活经验,这是不可多得,不可复制,也不可传授的。它源自中国社会的激烈变革,每个人置身其中,共同经历着起伏跌宕。这就决定了新时期...

  • [百家争鸣] 赵德鸿:新时期文学本体论的思考 2017-10-14

    主持人语 赵德鸿教授是做文学理论研究的。理论家和批评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理论家爱在一些概念界定和边缘厘定上较真,讲究“名正言顺”。今天文学批评耍花腔的,乱花迷人眼的...

  • [文化时评] 以文化的方式向世界说明中国 2017-10-14

    【文化评析】 1920年夏天,在蔡元培先生即将赴欧洲考察之际,北京大学的教授们开会欢送。正值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历史大场景下,几位教授都在发言中表达了勉励之情,希望蔡元培...

  • [文化时评] 创新表达方式 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2017-10-14

    【文化评析】 今年春节档,电影《西游伏妖篇》收获15.5亿元票房的不错战绩。“西游”题材的电影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可能有表演、拍摄、制作、宣传等多方面原因,但有一点是肯定...

  • [创作谈] 施战军:与小说家过招的人——《和小说家过招》序 2017-10-14

    我自知,我是不具备给朱小如先生的书写序的资质的。 在文学行当中的资历、见识、影响和为人做事的诸多方面,他都是我的师长。况且,二十年的交往中,他作为每每在大的审美判断...

  • [创作谈] 曹文轩:中国文学,风景这边独好 2017-10-14

    4月9日,在意大利玻利维亚,我被宣布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得这个奖, 8月20日在新西兰的奥克兰颁奖,我还记得那个巨大的场面,一个非常大型的宴会,有700个人。那...

  • [百家争鸣] 李舒淑:语言革命会带来什么? 2017-10-14

    http://blog.news365.com.cn/wenxue 我们正身处一场由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革命”进程中,这一点,任何人无法否认。以手机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交往习惯...

  • [文化时评] 弘扬传统文化,精准为先 2017-10-14

    日前在央视的一档节目中,少林寺武僧团进行了武术表演。有学者点评说,“武”字拆一下,讲止戈为武,就是怎么能让干戈化为玉帛,让战争停止下来,这才是武字的本义。 向世界传...

  • [文化时评] 在诗意里追寻“文化原乡” 2017-10-14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去年第一季,节目一经推出就收获好评如潮,如今第二季的节目“观众缘”更...

  • [创作谈] 李金波:《我姐》,臆造出来的两个姐姐 2017-10-14

    粗糙的记忆 ——中篇小说《我姐》创作谈 文│李金波 这篇小说写出来有些年头了,现在要回过头说创作缘起,找寻当初点燃创作激情的星星之火,似乎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老老实实地...

  • [百家争鸣] 苏 童:“乡愁”在这个时代受到了考验 2017-10-14

    中国作家苏童和批评家谢有顺日前出席南方文学周,进行了一场以《文学中的“乡土中国”》为主题的对谈。南方文学周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人民文学》等联合发起主办,迄今已经...

  • [文化时评] “一带一路”彰显文化自信丝路精神历久弥新 2017-10-14

    原标题:丝路精神历久弥新 “一带一路”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路选择。中国外交政策与外交实践,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 [文化时评] 文化建设要多些“历史耐心”——于传统中筑牢文化自信 2017-10-14

    历史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精神世界如此活跃,正是文化建设无尽的矿藏、不竭的动力 春节期间,全国上千个城市禁放限放烟花爆竹。“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

  • [创作谈] 庆 山:《月童度河》,如实和行进的文字 2017-10-14

    《月童度河》的大部分文章,写于2012到2014年期间。有些是专栏文章,有些是在旅途、闲暇、临睡、起床之时,写在备忘录里的段落。因为想法转瞬即逝,养成习惯时时写下。不管素材...

  • [百家争鸣] 张兴德:从韦应物的两句诗被“热续”谈起 2017-10-14

    今年年初我从多位朋友的微信中,读到这样一则信息:有位网友,在微信上将唐代诗人韦应物一首诗中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句,发到网上,求征续文(诗)。出乎意料,引发...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