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的童年,饱受苦难,几度失学,但凭着“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的顽强意志,完成了学业。他的成长奋斗、求学治学之路虽充满艰辛与坎坷,却富于人生的价值与启迪。...
1983年,杨绛写了一则名为《孟婆茶》的散文,记述她做过的一场梦: 梦中,她随逝去的人们坐上一列露天火车,在云海里驰往西天,列车上对号入座,她自己拿着一张模糊的号码牌前...
儒雅的中式服饰,盘扣系得一丝不苟。所到之处,水泄不通,闪光灯亮成一片。他眯起眼睛,对此习以为常。 还是那个熟悉的莫言,距离摘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过去了四年多,他依然是...
冯其庸先生离去了。犹记得1998年,冯先生以70多岁的高龄,第二次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4700米的明铁盖达坂山口,发现了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这是玄奘回国以后1355年来的首次发...
【述往】 学人小传 朱生豪(1912—1944),著名莎士比亚翻译家、诗人,浙江嘉兴人。1929至1933年入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辅修英语。1933年毕业后,在上海世界书局担任英文编辑。1936年...
冯其庸先生谢世了,享年93岁。回首半个世纪的往事,难免神伤。我是冯先生的晚辈,因为当年同住张自忠路三号(原铁狮子胡同一号)的缘故,于是,“近水楼台”,从少年时代开始...
“往事如烟似梦中,先生依旧笑谈雄。分明謦欬皆珠玉,谁信今朝转眼空。”这是12年前冯其庸先生怀念启功先生的诗作《哭启功先生》中的几句。如今,冯先生也遽归道山,曾经亲炙...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人,他的许多诗歌如《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偶然》吟诵至今。他虽然出生在一个优渥的家庭,但他并非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恰恰相反,学生...
冬日,我们收到了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的许多来稿,奔走相告,喜笑颜开,顿生暴发户的感觉。 该论坛的指导老师是邵燕君,她曾带着同学们来我家采访,之后发来《网文新观察...
编者按:著名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先生1月22日在北京逝世。 冯其庸先生1924年生于江苏无锡前洲镇,童年饱受苦难,几度失学,但凭着“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的顽强意志,...
2017年1月22日,九十四岁高龄的冯其庸先生(1924年2月3日—2017年1月22日),在曹雪芹埋骨之地的通州张家湾,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一生。就在他去世前不久,明知垂暮之年,却老骥伏枥,...
2016年10月25日凌晨,98岁的王士菁先生安详辞世。这位一生从事鲁迅研究工作的学人,对鲁迅先生充满了敬仰与热爱,以弘扬鲁迅精神为己任,不辞劳苦,孜孜以求。悲痛之际,王士菁先...
以主持校订研究《红楼梦》闻名于世的文史专家、红学家冯其庸昨天12时在北京离世,享年95岁。 “父亲走得平静安详,生命的最后一年,他跟家人、学生念叨最多的还是目前红学的研...
2016年10月25日凌晨,家父安详地离开我们,走完了98年的人生历程。家父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坎坷,遭受了难言的磨难,最后终于安享晚年,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事情。 家父于1918年...
这部口述自传,是从2012年8月8日开始的,至今已前后经历四年。延搁的原因,是因为我不断生病,有时一病就是几个月,这样就把这件事延误下来了。 原先开始口述时,只是说为了馆藏...
2016年11月28日,惊悉我所尊敬的李世宗先生去世,痛惜不已。李世宗先生是名副其实的纳西族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桑梓文化教育事业,是丽江文教界楷模! 李世宗先生1926年出生在丽江大...
庄奴一生有三个名字。 1921年出生于北京时,他叫王景羲;抗战时期,南渡黄河,被母亲河奔腾流泻的气势所震撼,又有感于国难深重、山河破碎,他给自己改名为黄河;后来,他偶然...
编者按:至今日,傅璇琮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 傅先生是著名的唐代文学研究专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中华书局编审、总编辑,中国唐代文学...
2016年5月25日,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如果说傅璇琮先生气质近乎纯然儒者,为了理想信念可以积极入世,...
《白鹿原》发表至今,其经典品相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那种带着浓郁的泥土气息的文字,那种渐次铺展开来的宏阔、深厚的史诗风范,那些如万峰耸立、层峦叠嶂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