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对话·访谈] 【摘要】赵日新: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层次 2022-11-25
1. 官话方言中“儿”的读音类型 汉语方言“儿化”的类型与“儿”的读音大致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汉语方言儿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非始于今日,今方言的儿化韵与其“儿”音可能...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2-11-24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2-11-24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观点·对话·访谈] 【摘要】赵日新: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层次 2022-11-24
1. 官话方言中“儿”的读音类型 汉语方言“儿化”的类型与“儿”的读音大致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汉语方言儿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非始于今日,今方言的儿化韵与其“儿”音可能...
[文艺理论] 钱钟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 2022-11-23
题目这样累赘,我们取它的准确。我们不说中国文学批评,而说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因为要撇开中国文学批评里近来所吸收的西洋成分,我们不说中国旧文学批评,而说中国固有的文...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2-11-23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2-11-23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观点·对话·访谈] 【摘要】赵日新: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层次 2022-11-23
1. 官话方言中“儿”的读音类型 汉语方言“儿化”的类型与“儿”的读音大致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汉语方言儿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非始于今日,今方言的儿化韵与其“儿”音可能...
[学术争鸣] 文学需要理论吗文学;理论;批评;视点;文学性 2022-11-22
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系,表面看不证自明,深思则令人疑窦丛生。文学理论不就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吗?这个答案貌似顺理成章,实则掩盖了文学与理论的深层关系。因为在这个答案...
[现代文学] 毛巧晖:从革命话语到“人民”话语:1919年—1949年民间文学的发展衍化* 2022-11-22
【内容提要】 从19世纪末开始,清末持变革观念者就较为关注民间文艺样式。北京大学发起歌谣运动,民间文学被纳入新文学范畴,但是对于“民间”,知识分子较少直接深入民众对民...
[古代文学] 许春华:孔子诗学世界的中国智慧 2022-11-22
“诗”作为经典文献,春秋晚期以“《诗》三百”的形态进入了孔子、墨子等先秦诸子的思想视野。除孔子儒学之外,《墨子·公孟》亦载:“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
[古代文学] 郭沫若:儒者与诗人——论屈原的悲剧性 2022-11-22
屈原思想很明显的是带有儒家的风貌。这种见解倒并不始于我,古人早已就有见到的。例如淮南王刘安说《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其志足与日月争光。(语出刘安《离骚传...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2-11-22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2-11-22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观点·对话·访谈] 【摘要】赵日新:豫北方言儿化韵的层次 2022-11-22
1. 官话方言中“儿”的读音类型 汉语方言“儿化”的类型与“儿”的读音大致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汉语方言儿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非始于今日,今方言的儿化韵与其“儿”音可能...
[古代文学] 李常生:《苏轼行踪考》序言 2022-11-18
河北沧州献县是我的家乡;1949年1月30日,我出生在江苏常州;父亲是军人,二十三岁时,于我出生后,当年十月,内战中,在厦门被俘。集体后送北方,大约病死在济南老火车站前广场...
[古代文学] 李常生: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苏轼行踪考》绪论第一章 2022-11-18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华的文学艺术大师,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均具有巨大成就;他具有天赋的创造性,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坛巅峰。钱锺书先生...
[古代文学] 李常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苏轼行踪考》绪论第二章 2022-11-18
苏轼在世时,已有诸多士人整理苏轼著作,然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逝世于常州,次年移柩河南汝州郏县钓台乡上瑞里[1]。此时蔡京当政,为了把持朝政,就给反对他的司马光、苏轼...
[古代文学] 李常生:内容表述与参考书籍——《苏轼行踪考》绪论第三章 2022-11-18
研究目标、内容 一、苏轼一生中所去过的地方: 特别是长期所停留和居住过的地方,从这些地方,再去研究苏轼在周遭范围内所曾到过每一个点和线的组合。苏轼长期所停留和居住过...
[观点·对话·访谈] 程荣:品牌辞书在新时代的修订与创新 2022-11-18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