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张中宇,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诗学与文化学。诗学研究集中于《诗经》、唐诗和现代新诗,文化研究主要涉及儒家智慧与中华文化的优势互补...
演讲人:周裕锴,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古典文献学等专业博士生导师。 地点:四川大学 时间:2015年4月 非常荣幸地受到光明讲坛的邀请,给大家...
演讲人:张岂之,出生于1927年,江苏南通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
国家层面的价值观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特点。世界主要文明古国大多奉行“以神为本”,而中国最早从“以神为本”的文化转向“以人...
演讲人: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年迁...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摘要] 以新版《新华字典》修订中的创新实践为例,探讨品牌辞书特别是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品牌字典修订的创新性路径和方法。修订中的创新是提高品牌辞书高品质的重要元素,也是跟...
1. 官话方言中“儿”的读音类型 汉语方言“儿化”的类型与“儿”的读音大致相对应。需要注意的是,汉语方言儿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并非始于今日,今方言的儿化韵与其“儿”音可能...
钱穆《湖上闲思录》兼顾考察儒道两家乃至佛家,聚焦器道、体用、气理等三对语词,立足于儒家经世致用理念,将分别侧重人文和自然的两极,予以汇通理解并形成三个对应。这三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走群众路线,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人民领袖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
内容提要 :在2015年以来右翼氛围浓郁的西方政治中,新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回潮值得关注。本文考察了两者作为当今最强势的两支政治力量及其结合体对社会政策整体走向的影响。...
“破”与“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统一又斗争地推动一元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多元化社会思潮,在“破”得彻底、“立”得牢固中澄清谬误、凝聚共识。“破立并举”的...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如何看待本民族的历史是关乎民族现实与未来的重大问题。对于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程的中华民族而言,正确认识本民族的历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
摘要:近年来,经过主流思想舆论的深入广泛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态势被整体遏制,但这一思潮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变换出新的表现形态和手法,迷惑性和欺骗性依然不减。在...
1 作为符号的“阿来” 2013年11月24日,四川大学阿来研究中心授牌仪式在望江校区成功举行。2014年5月24日,《阿来研究》学术集刊首发,阿来出席仪式并捐赠图书。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
我今天的演讲主要谈三个问题。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屈原其人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两者都是中国文学的典范,影响...
今天,我们来到汨罗屈子书院,我与唐浩明先生、朱汉民先生一起探讨“屈原与中国文化”这样一个主题。我们对屈原的研究,在爱国主义、在屈原与湖湘文化的关系以及屈原对文学的...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一 近年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出现了一个了解和研究东方文化的热潮。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检讨欧洲(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同时,开始了对东方文化的历史贡献及其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