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家论 >
  • [作家论] 老九:重返乡土与记忆 2017-10-14

    在我看来,写“辽西”系列小说的荆永鸣像个旧时代的女人,摇纺车,打硌纸,纳鞋底,手指戴着一个稍显黑色的黄铜顶针箍,至于究竟是戴在右手还是左手的哪根手指上,全凭审美和...

  • [作家论] 宫立:钱谷融先生说通俗文学 2017-10-14

    —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前夕,《上海文论》 编辑部曾向严文井、林斤澜、刘白羽、周而复、邓有梅、高晓声等作家和徐中玉、钱谷融、潘旭澜、陈思和等学者提出了关于当代文学四十年...

  • [作家论] 重“文摊”不重“文坛”——谈作家赵树理的当代价值 2017-10-14

    中国现代文学馆里的赵树理塑像。廖华摄 视觉中国/光明图片 中国传统艺术是意象造型观,重神不重形,所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在学习赵树理时...

  • [作家论] 李德南:生命的亲证——论史铁生的宗教信仰问题 2017-10-14

    第一节 个人宗教与制度宗教的辩证 要从整体上把握史铁生的精神世界,他的信仰行为和宗教观念是一个不能不谈的问题。而要把史铁生的信仰问题说清楚,又是极有挑战性的。即使不...

  • [作家论] 阅读李敬泽随感:万卷山移 一篇吟成 2017-10-14

    清理书柜,偶尔翻阅18年前李敬泽赠我的《枕草子》。清少纳言的美丽文字,浮士绘式的封面,已经发黄的内页,似乎叙说着一个时代的逝去——而之后这个时代,这个叫做李敬泽的人...

  • [作家论] 再忆汪曾祺:他的温暖文章将长久地愉悦世人 2017-10-14

    图为丰子恺漫画《春日游》 和汪曾祺先生结缘,是因为小说 《受戒》。村里人夸小和尚明子字写的好,因为“很黑”。荸荠庵的和尚们在大殿门口摆了桌子斗纸牌、搓麻将,“常来的...

  • [作家论] 张新颖:讲到讲不下去,写到捉襟见肘,找到自己的边界心胸都开阔了 2017-10-14

    面对创作,他复之以柔软的情怀:“对我来说那些很珍贵美好的东西,我不舍得把它写到论文里,不愿意用研究的套路和八股让它变味。” 面对研究,他倾之以极致的态度:“我上课喜...

  • [作家论] 李娟:在“世界边缘”的歌者 2017-10-14

    自5年前的《冬牧场》后,书写阿勒泰的作家李娟,近期终于有新书《记一忘三二》由中华书局推出。她的“羊道”系列散文(《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同期亦由中信...

  • [作家论] 赵斌:温燕霞印象记 2017-10-14

    初识温燕霞,那传神的双眼,圆润的脸庞,磁性的音质,浪漫的思想便令人挥之不去。她不仅钟情于美丽的衣服,且爱花、看花、赏花、惜花,护花更是她人生的一大快事。她的作品体...

  • [作家论] 继续穿越时间隧道 2017-10-14

    王安忆更多地关注作家作为反思力量的“存在”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叙事者。王安忆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直接塑造“作家形象”最多的小说家,并且以他们为对象再造象牙塔,抵达了当代中...

  • [作家论] 冰心:才情之外有学问 2017-10-14

    1993年,本文作者王炳根(左)与冰心在一起。资料图片 中国现代文学馆内的冰心雕像。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学人小传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

  • [作家论] 汪曾祺: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沈从文更高? 2017-10-14

    李辉补记: 在读过的写沈从文先生的文章中,黄永玉和汪曾祺两位先生的文章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前者以活泼别致的笔调,亲切而又带点幽默地写出他心目中的表叔印象,读过之后让...

  • [作家论] 作家赵欣小记:秉笔行文写从容 2017-10-14

    秉笔行文,抒写从容。近一时期,我省作家赵欣在小说创作领域坚持不懈,连续发力,成绩不断攀升,再创新高。从今年年初至9月底,赵欣先后在《飞天》《当代小说》《雨花》《啄木...

  • [作家论] 季进:论沈从文与物质文化研究 2017-10-14

    摘 要: 1949年以后,沈从文被迫搁笔,从文学创作转向物质文化研究。他的物质文化研究关注的是民间的、日常的、生活的杂文物的研究,与其文学创作息息相通,是一种呈现其生命形...

  • [作家论] 苏小和:任晓雯小说的可能性 2017-10-14

    批评小说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因为太多的批评家都只在意小说的思想指向或者观念的意义,但是入了行的小说家却深深知道,小说首先是一门技术,一种手艺。而且这样的技术与手艺,...

  • [作家论] 贾平凹:我把一辈子文学创作秘密都公开在这里了 2017-10-14

    一、文学被边缘化,但不会消亡。 现在的文学被边缘化了,许多人都在怀念上个世纪80年代那种情况,那个时候大家还很小,或许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文学特别热,一个短篇小说可以...

  • [作家论] 李壮:换种方式讲故事的莫言 2017-10-14

    诺贝尔文学奖,沉到马拉不动的六个字,一种被默认为带有“终身成就”色彩的荣誉加冕。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对此感到好奇:在诺奖加身之后,莫言每一次新作的推出,将会讲述什么样...

  • [作家论] 戴锦华:印象乐黛云先生 2017-10-14

    插图:郭红松 乐黛云(右)与戴锦华。 朱蒂尼/摄 1985年,乐黛云与比较文学创始人之一季羡林教授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上的合影。资料图片 【中国故事】 当人们借比较文学而...

  • [作家论] 孙犁:由隽永向理性煮文鬻字 2017-10-14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 孙犁作品 资料图片 孙犁作品 资料图片 孙犁作品 资料图片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

  • [作家论] 冯骥才:醉心文保 坚守文脉 2017-10-14

    冯骥才在窑洼炮台附近发现一块有重要历史信息的古碑。 冯骥才(右)在普查中发现了天津杨柳青镇南宫庄子唯一活态的“粗活”年画艺人王学勤(左)。 周末的天津市老城博物馆前熙熙...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