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法、重音、语调相互作用的语法效应(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4:11:21 《语言教学与研究》 冯胜利 参加讨论
1.2 插入语(parenthesis)的消失 我们还注意到,与“而”字消失直接相关的还有叙述中插入语的消失(其相关性,见下文)。最著名的例子是《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秦伯哭师的一段文字: (5)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其中“不替孟明”一句,横空出世,与上下文气毫不相连,造成文献解读上的一大困惑。乾嘉著名学者王念孙揭其秘曰:“‘不替孟明’下有‘曰’字,而今本脱之。‘不替孟明’四字及‘曰’字,皆左氏记事之词。自‘孤之过也’以下,方是穆公语。”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叙论并行例》进一步阐释道:“盖古人自有叙、论并行之例,前后皆穆公语,中间着此‘不替孟明’四字,并未间以他人之言,‘孤违蹇叔’与‘孤之罪也’,语出一口,读之自明,原不必加‘曰’字也。”所以后来杨树达在《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中补充道:“古人行文,中有自注,不善读书者,疑其文气不贯,而实非也。”为什么古人可以“于叙事中入议论”呢?俞樾的解释是:“古人之文,无定法也。”(《古书疑义举例》卷三)今天看来,这不是古人“无定法”,而是今人的“语法”不同于古。于是,我们最直接的结论是:今天的语法不倾向(或不允许)上述插入语的行文方式(原因见下文)。古人的行文之法不同于今还可以从下面的例子看出来: (6)a.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史记·项羽本纪》) b.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史记·留侯世家》) 这类“于叙事中入议论”的插入语,在上古是为人所接受(为当时的语法所容许)的,尽管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不善读书者,疑其文气不贯”。“善”与“不善”的区别是什么?今天看来,“善”是精通古人的语法,“不善”是用今天的语法套解古代的语言。那么今天的语法和古代的语法有何不同呢?英文的插入语给我们一些启示(参Truckenbrodt 2007): (7)a.The library,/which is a large stone and glass building,/is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campus. b.The library,/a large stone and glass building,/is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campus. 根据Ladd(1986)的研究,上述英文句子的结构包含了递归性语调的指派(involve recursive intonation phrases)。就是说,英文的句子可以包含多个语调短语;语调短语之间有停顿,所以语调短语之间的间歇和古代汉语一样,只要表达需要就可以加入附加语。其结果仍然文从字顺,没有文气中断的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到古文构造的深层,就看到下面的行文方法。这和今天的语法迥然不同: (8)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孙子·始计第一》) 这种类似句中句(appositive relative clause)的表达方式,虽然不多见,但其存在和所以存在的机制则是上古句法(或英文句法)所允许的。这里我们想知道的是:什么句法规则容许这种现象的存在,什么原因使这种规则失效而导致上述现象不复存在? 本文认为,并列动词短语与插入语的同步消亡,同出一个原因。为说明问题,我们先看并列动词短语的消失。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轻动词句法属性研究之我见
- 下一篇:论汉语的“隐性述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