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语义图与语法化(6)


    吴福祥(2009)曾利用这种方法将图1的概念空间动态化为图2的历时概念空间,而所构拟的演化路径跟基于历史语法研究所得的结论合若符节(参看吴福祥,2009:204)。 
    
        3.2语法化(和语义演变)路径的历时证据 
    纯粹基于共时蕴含关系有时并不容易判断功能演变的方向,特别是在概念空间涉及功能数量较多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家通常要凭借历时演变的事实,特别是跨语言反复出现的语法化路径或语义演变模式来确定概念空间内功能之间的演变方向。 
    比如下面的图4是Haspelmath(2003)基于相关历时演变事实将图3所示的概念空间动态化的结果。图4中“谓语性领有者”(predicative possessor)与“外位领有者”(external possessor)、“外位领有者”与“受惠者”(beneficiary)以及“受惠者”与“判决者与格”(judicantis)等功能之间用的是表示直接关联的连线而非表示演化方向的箭头,原因是“这些功能之间的演化方向因历史资料不足而无法确定”(Haspelmath,2003:234)。可见,概念空间内直接关联的功能之间演变方向的识别和判定通常还是需要语义演变的历史事实,尤其是语法化路径作为依凭。 
    
    事实上,很多语言学家在构建带有历时维度的概念空间时都在不同程度上基于语法化和语义演变的路径。下面举一个例子。 
    Narrog & Ito(2007)和Narrog(2010)基于200种涉及不同语系和地域语言的语种库,运用数学方法计算相关功能之间的依从度(dependency),从而确定功能之间的内在关联,并据此构建出下面这个“伴随—工具域”(Comitative—Instrumental domain)概念空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