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副词“颇”的来源及其发展(9)


         参考文献  
    陈伟2011《<二年律令>“偏(颇)捕(告)”新诠》,见《燕说集》,商务印书馆。 
    陈群2006近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巴蜀书社。 
    董志翘1988《古文献的多音节同义复词》,《训沽教学与研究》第1期。 
    董志翘 蔡镜浩1994《中古虚词语法例释》,吉林教育出版社。 
    段德森1990《实用古汉语虚词》,山西教育出版社。 
    高育花2001《中古汉语副词“颇”探微》,《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广西、广东、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2009《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1993《汉语大词典(第十二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2010《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祟文书局、四川辞书出版社。 
    何乐士 敖镜浩 王克仲 麦梅翘 王海棻1985《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 
    何乐士2006《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语文出版社。 
    洪成玉1997《<史记>中的程度副词“颇”》,《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吉川幸次郎1966《六朝助字小记》,《中国散文论》,日本筑摩书房。本文据江蓝生(1988)转引。 
    江蓝生1988《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语文出版社。 
    江蓝生2000《疑问副词“颇、可、还”》,《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 
    江蓝生 曹广顺1997《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黎锦熙 刘世儒1959《汉语语法教材》(第二编 词类和构词法),商务印书馆。 
    李杰群1992《上古汉语程度副词考辨》,《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 
    刘盼遂1957《论衡集解》,古籍出版社。 
    刘淇1954《助字辨略》,中华书局。 
    吕叔湘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商务印书馆。 
    裴学海1954《古书虚字集释(下册)》,中华书局。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 
    单育辰2007《秦简“柀”字释义》,(江汉考古》第4期。 
    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1990《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 
    太田辰夫2003《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力1951《中国语法理论(上册)》,商务印书馆。 
    主力1982《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 
    王力1985《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 
    王利器1980《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儒琅1981《元曲释词拾遗》(内部印行)。 
    夏青1996《“颇”字小议》,《古汉语研究》第1期。 
    夏征农 陈至立20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香坂顺一1997《白话语汇研究》,中华书局。 
    萧旭2007《古书虚词旁释》,广陵书社。 
    徐朝华1998《汉代的副词“颇”),《纪念马汉麟先生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 
    杨海峰2010《“颇”的语法化和主观化》,第七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法国,Roscoff 。 
    杨勇2002《洛阳伽蓝记校注》,中华书局。 
    曾良1991(唐宋语词札记》,《江西大学学报》第3期。 
    张斌2001《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 
    张相1954《诗词曲语辞汇释(全二册)》,中华书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12《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1999《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 
    周波2005《<二年律令>钱、田、口市、赐、金布、秩律诸篇集释》,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周海平 申洪砚2009《<黄帝内经>书名与成书年代考证》,中医古籍出版社。 
    周志锋1993《太平广记词义散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2期。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95 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 In Stein, Dieter and Susan Wright(eds.).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1一54.本文据沈家煊(2001)转引。 
    Hornby, Albert Sydney 1982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