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吕铮《打击队》:对抗平庸与倦怠的人生哲学

http://www.newdu.com 2024-01-04 《当代》 张鹏禹 参加讨论

    

公安题材一直是小说和影视创作的热门。多年来,作家吕铮的作品屡结硕果,已成为这一领域的代表作家。他的《名提》《猎狐行动》《三叉戟》《纵横四海》等不仅引起文学界关注,更激起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强烈共鸣,成功“破圈”。不难发现,吕铮正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警察世界。他笔下的人物囊括治安、户籍、刑警、交警、法医、经侦、网安等多个警种,共同组成了一幅富于时代特色的警察群像。新作《打击队》又为这幅群像增添了新的人物形象——辅警邰晓阳、猴子。
    《打击队》是一部“警察味”浓郁的作品,这首先体现在小说的情节故事方面。通过对按摩店现金失窃案、农贸市场电动车盗窃案、邵烨嫖娼案、鱼塘大院赌博案等大小案件的侦破,专案组挖出一个集赌博、行贿、受贿、销赃、洗钱等为一体的江耀之犯罪团伙,他们最终在小满派出所打击队参与的追捕行动中落网。不同于团块状叙事结构将不相干的案件汇集到一起的做法,《打击队》采用串并联合用的做法,通过干线、支线的穿插将不同线索联系在一起,让几个案件巧妙地通过证物、证人证言、旧案积案或推理密织成一张犯罪网络,最终在公安机关的重拳打击下被破获。作为一部公安题材作品,对于案件侦破的讲述体现出作家叙事艺术的水准,在这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吕铮所做的有益探索。
    客观地说,《打击队》并不以传统公安题材的“惊天大案”模式取胜,而是走了另外一条路——写人。从写案件到写人,是近年来公安文学创作的新变化。一些作家不再执着于讲述那些离奇乖张或是血腥残忍的大案要案,而是聚焦于塑造警察形象。相对于以往作品中扁平化的警察形象,《打击队》用半数以上的笔墨将从辅警转正的主人公邰晓阳(绰号太阳)、邰晓阳的搭档猴子、下沉到派出所的前刑警杨威、老警察洪东风、小满派出所打击队卞队长、派出所白所长等一众警察形象塑造得活色生香。不同于被案件牵着走的写法,小说的叙述视点始终围绕打击队一众人物展开。开篇,还是辅警的邰晓阳因为勇追逃逸车辆,牵出制毒贩毒大案而立功,被吸纳进警察队伍。来到小满派出所后,他面对的是一个团队缺乏战斗力的惨淡局面。“刑警之刃”杨威因被犯罪分子做局蒙受不白之冤,没了心气;老洪前置到派出所等着提个级别就退休;队长大卞孤掌难鸣遭遇职业瓶颈;辅警猴子精明算计,指望通过考试进入警察队伍……在故事行进过程中,邰晓阳不负领导期望,在打击队引发“鲇鱼效应”。在与队友一次次的价值观碰撞中,他的那些大词——理想、信念、责任、使命,唤醒了大家从警的初心。
    “文学是人学”,公安题材作品也不例外;好作品也从来不拘泥于特定题材,而是总能通向关于社会人生、命运人性的思索与探问。在《打击队》中,我们看到作家超越公安题材的创作旨趣。正如老一辈公安作家武和平所说,公安题材要“跳出公安写公安,跳出个人写社会,透过皮相写灵魂,运用故事写精神”。从题材的“内”与“外”来看,“内”的一方面,《打击队》写出了警察的灵魂画像,在职业生涯的跌宕起伏甚至命运的不公面前凸显了警察对职业精神的坚守。这集中体现在邰晓阳的身上,不论是不顾一切冒着生命危险追捕犯罪嫌疑人,敢于和刑警大队搞破案竞赛,还是在案件侦破进入深水区,两位师傅都停止办案后只身深入虎穴,都让人们看到了“好警察”的样子。尤其是他的轴、痴甚至冒点傻气,与老搭档猴子形成了性格上的鲜明对比,更凸显出前者的可贵。
    从“外”的一方面看,这种常规解读还不足以彰显吕铮的创作意图。他借用公安题材的外壳,实际上对当下倦怠社会、中年危机等社会议题做出了回应。邰晓阳身上的性格特质包含了一种“青年性”——敢作敢为、不落俗套、不计后果,有纯真的信仰,有不妥协的勇气,有不甘于平凡的追求。他的这种冲劲、闯劲和韧劲,让人想起以往文艺作品中的人物——阿甘和许三多。不同的是,邰晓阳这个角色在今天出现,尤其给我们带来冲击力。在傻子和聪明人之间,在拒绝成长与成长之间,邰晓阳给我们上了一课。小说写道,“我们从懵懂的奔跑到跌宕的跋涉,从无所畏惧到谨小慎微,我们开始回望来路、检视自己,开始左顾右盼、亦步亦趋。我们学会了所谓的做事逻辑,事缓则圆、明哲保身。我们与理想渐行渐远,开始计算眼前的利益。而他们则将我们的这种改变,称为成长。”邰晓阳不信奉“事缓则圆、明哲保身”,在“他们”眼中,他是一个拒绝成长的另类。但恰恰因为他的拒绝成长,他不自觉中与陈腐价值观的搏斗,给予他改变命运、由辅警跻身警察队伍的契机。在聪明人与傻子之间,邰晓阳的师傅洪东风和杨威道出了真谛:这个世界的精明人太多了,都相互盯着、相互挖坑,所以反而给傻人留了一条路;聪明人再聪明,也永远比不过踏实做事的人。邰晓阳的“傻”不是智商情商上的缺陷,而是不同于世俗价值观的智慧——他认准了死理,就要和那种陈腐平庸的市侩哲学斗争。这种“青年性”是一种价值取向,而不是一定与生理年龄挂钩。在邰晓阳的带动下,杨威、老洪、猴子也“支棱起来”了,打击队成了一个充满战斗力的堡垒,最终破获大案。在社会充满倦怠感,“躺平”风尚流行的今天,邰晓阳身上的劲头确如他的绰号“太阳”一般,照亮了故事内外的你我。
    在塑造人物的同时,作家也用心描绘人物所处的时代。公安行业是反映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作为一名公安作家,吕铮不仅对公安精神有着深刻体察,更对公安事业的发展做出主动思考。小说中老洪说:“许多犯罪都不是被警察打没的,而是自然消亡的。假币犯罪越来越少了,但金融犯罪却越来越多;扒窃类犯罪没那么高发了,被电信诈骗给取而代之了。”作者更在书中通过不同警种在打击犯罪中的作用,从反面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脚步。二十年前刑警地位最重要,十年前经侦排在了前头,近些年网安等警种得到加强,这是“行内人”吕铮的观察和思考,背后是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生存的境况。小说中,邰晓阳演唱会中为保护心仪的女孩莎莎,而引发网络舆情的桥段,也令今天的读者感到似曾相识。
    毫无疑问,《打击队》讲了一个富于时代气息的警察故事,塑造了一个可爱可亲的警察群体,更透过这个群体,深度挖掘了那些现代人难以简化和摆脱的生存困境。相信这部有筋骨、劲头足、耐咂摸、好阅读的作品会成为吕铮创作生涯的一个新起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