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声音 >

诗歌如何更好地走进大众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作家网 黄逸榕(壮族) 参加讨论


    谈到诗歌与大众的关系,很多诗人会说,我不在意诗歌读者的多寡,我的诗歌是写给“无限的少数人”的。这种说法的确精妙,而且有点天衣无缝的感觉。但从实际来看,如果一个人的诗歌受到极大欢迎,他内心的喜悦也是无以言表的。创作诗歌,目的就是为了交流,能与更多的读者朋友交心,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诗歌如何走进大众也成为常谈常新的话题。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新媒体对诗歌传播的影响。比如,余秀华的作品通过微信、微博的分享,抵达亿万读者的面前。但在这么大的点击量面前,我想到,有多少人是真正点进去,一首一首地把她的作品读下去呢?在新媒体环境中,我们习惯快速地浏览,聚焦于信息、话题,对作品可能缺乏耐心阅读。因此,对于很多人来说,微信、微博成了获取信息的途径,但深入的阅读还得回到书本之中。
    这一点,也是我们在网络时代坚信书籍不会消亡的理由之一。哲学家迈克尔·海姆说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书籍会给人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出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内在的暗示感受性也得以提升。由于书本,我们可以通过沉思冥想中的全神贯注和稳定符号的持续暗示抵达心灵深处。”这是一种进入“神与物游”状态的阅读,会让我们进入遐想、沉思之中。然而,这种审美的阅读,需要读者具有极高的自觉性,因为它是完全由读者掌控的接受行为。
    其实,诗歌走进大众的途径很多,比如诗歌借助电影走红、诗歌变成各类广告标语得以传播等。但在这些实践中,诗歌失去了主体的地位,成为了某些“目的”的工具。我们更乐意看到这样的一种传播方式:它以诗歌为主体,能够把读者拉进一个“阅读场”之中,耐心地去阅读每一行诗句。比如深圳“第一朗读者”活动所进行的尝试。
    “第一朗读者”是由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诗人从容倡导的一项公益诗歌活动,它将诗歌、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集合于开放式沙龙,以朗读的听觉和立体的视觉等形式,让诗歌走向公众,让广大市民听见诗歌、看见诗歌、热爱诗歌。从2012年至今,它以每月两期的密度推出,每期设定一个主题,让两位诗人围绕主题选取作品参与沙龙。在活动中,有主题诗人原汁原味的朗诵,有音乐家将诗人的作品改编为音乐作品,以恢复“唱诗”和“歌诗”的传统,还有实验剧团对于所选诗歌作品的诠释性主题演出……诗、乐、舞在这里融合为一。此外,还有诗人的创作自述、学术主持的专业点评、观众的积极提问等,主办方还为主题诗人颁奖,以鼓励他们在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在活动中,诗人诗作成为了焦点,得到了极大的尊重。而读者一旦进入这样的氛围之中,会被迫去“细读”每一句从朗诵者口中传出同时在背板上显示出来的诗句。沙龙也因此构成了一个特殊的阅读场,它把诗歌从静止的文字变为手舞足蹈的生灵。
    有人将诗歌分为“适合广场朗诵的诗”和“适合室内朗诵的诗”,并认为后者与书店、咖啡馆、酒吧等场所有着“气质上的一致性”。诗人于坚就认为,书店、咖啡馆、酒吧是朗诵现代诗歌的很好场所,它可以在空间上将新诗“被遮蔽着的场”释放出来。“这些场所里可以悬挂电子屏幕,诗歌的文字不会损失,音响则使声音得到保证,诗人可以和乐队合作,诗人像布鲁斯的歌手那样成为念诗仪式中的主角,而每首诗都可以创造一次性的演绎方式。”
    因此,诗歌的这一传播方式得到了诗人们的积极参与。目前,除了“第一朗读者”,类似的活动还有上海的“诗歌来到美术馆”、杭州的“舒羽咖啡馆系列诗歌活动”等。期盼更多城市举办这样系列性的活动,拓展新诗传播的空间,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