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盛夏时节,在山东齐河县第一中学“阅读与写作”大讲堂上,梁衡先生面对莘莘学子,阐述了他“为思想而写作,为审美而写作”的创作理念。其核心要义是:文章既要有思想,又要有美感,文章有“思”无美则枯,有美无“思”则浮。先生新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随笔集《人生谁能无补丁》,深刻体现了他的这一创作理念。收入该书的70多篇文章,分为“曾经亲历”“世情百态”和“心有所思”三个部分,都属于他人生旅程之中“心有所思”“思有所得”的思想结晶,呈现出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法国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曾说,人是思想的苇草。思想成就人的伟大和尊严。在笔者看来,生活在世上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觉生活者,他们一边生活着,一边思想着,并且依靠思想所得指引和照耀自己的人生之路;另一类是非自觉生活者,他们总是被动地生活着,很少主动思考,既不知来路,也不思去处。很显然,梁衡先生属于第一类人。他曾经作过一首小诗:“能工作时就工作,不能工作时就写作。二者皆不能,读书、积累、思索。”阅读他这部著作就会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个“边生活、边思想、边写作”的“三边形”战士,他以高度自觉的生活姿态,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思想天地和文学世界。 在他的文章中,我们最常见的是他的“思”,以及紧紧连接在一起的“想”。梁衡先生的“补丁说”令人回味。“岁月蹉跎命多舛,人生谁能无补丁。”这是他著作的“文眼”,也是他最重要的人生箴言。他通过当年的一张照片,一双自己打了十多个补丁的鞋子,引发出这一思考。“补丁是社会的伤口,人生的遗憾。”“生活乃至生命总是在不停地打着补丁。”“看到补丁更感念一件衣服的完整,让我们更珍惜当下的生活,尽量少一些补丁。”由鞋子到其他事物,由事物到人生,由人生到教育,进而到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延伸扩展,从而得出更为深刻的结论。 在《这里有一座歪房子》中,他发现,世界万物没有一个绝对的平衡,总在倾斜与校正中来回摆动。为此他还专门作了一首《歪房子铭》,殷切告诫自己,也告诫世人:“人居地球而不知头朝下行走,居平常之屋而不知反常之事,正所谓习以为常,歪以为正,非以为是。” 梁衡先生最让笔者认同的,是对命运的清醒认知。《风沙行》一文,追忆了当年大学毕业后去河套地区“锻炼”,与风沙“斗争”的人生际遇,虽然生活极为艰苦,但是他没有抱怨,而是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人生命运作出属于自己的“注解”。他说:“想来命运把我们扔到这沙地里来也有一定道理。”“人生旅途漫长,但只要你曾经穿越过风涛沙浪,就懦者勇、弱者强,男女即可为壮士。”这是他经历风雨后总结的人生箴言,也是启迪后人的励志宝典。 梁衡先生对于爱与爱情的思想,也是独特而深刻的。在《忽又重听走西口》中,他透过朋友的“新歌”,透视人间爱情和艺术的真谛。“爱情这东西实在属于土地,属于劳动,属于那些无产、无累、无任、无负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吃爱情饭的作家,从曹雪芹到张恨水到琼瑶,连篇累牍,其实都赶不上塞外这些头缠白毛巾的小伙子掏出心来对着青天一声吼。”“真正的爱、质朴的爱,最属于那些土里生土里长的山民。”“就像树要长叶、草要发芽,他们有生就有爱,有爱就有歌,怎么生活就怎么唱。” 梁衡先生虽然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科学家,但他思考和涉猎的范围非常广泛。譬如,他关于寻找缝补地球“金钉子”的探寻和思考,关于“耳朵湖”和“罗布泊”的探寻与思考,关于九华山佛门圣地的察悟,关于康定情歌背后故事的追寻等等,都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更重要的是意在揭示蕴含背后的某种精神,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纯粹的精神性。梁衡先生的文章也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审美性。字里行间,总是向人们展示着生活的魅力和美丽。他非常注重细节美。“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在梁衡先生的笔下,更注重生活的局部和人生的细节,于细微处看世界,既展现细节之美,又以小见大。例如,当地老百姓说“枣树一听不到黄河的流水声就不结枣了”的细节,他和小伙伴到地里吃瓜时的细节,等等。有些细节通过他的笔触,像画面一样展开在读者面前。 梁衡先生行文,善于将“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既体现人生经历,又窥见时代精神。从土炕这一并不起眼的事物中,他发现了蕴含其中的家国情怀:“传媒总是热心报道那些大城市里赶考的壮观场面,关注出了几个高考状元,有谁知道这深山里还有一所炕头小学,还有一个将青丝熬成白发的乡村女教师呢? 正是他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中国农村教育事业。”他还进一步引申说:“中国的大炕从黑龙江一直铺到西藏,一炕跨东北、华北、西北,过中原,下西南,温暖了大半个中国。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方土炕养育了多少中华儿女,抒写了多少惊天动地的篇章。”由此,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土坑,便获得了更为丰富博大,甚至崇高的生命意义。 他的文章蕴含一种向上之美。文学是一项引人向上的事业,要让人从失望中看到希望,从绝望中看到力量。梁衡先生的诸多篇章都遵循了这一创作原则,呈现一种向上的力量。尤其可贵的是他总能将所受的苦难化作向上的精神养分。在边疆生活是极为艰苦的,他却认为:“我生也有幸,一踏入社会就在《诗经》式的古风中熏陶了六年整,度过了一个社会人的童年。” 梁衡先生不是诗人,但他作品却总能呈现一种难得的诗性之美。既有诗歌的点缀,也有诗性的语言。黄河岸边喝水的骏马,让他诗兴大发:“俯饮千里水,仰嘶万里云。鬃红风吹火,蹄轻翻细尘。”故乡之行,他写下这样的诗句:“何处是乡愁,云在霍山头。儿时常入梦,杏黄麦子熟。”一句“杏黄麦子熟”,蕴含多少诗情画意。 梁衡文章的诗性,主要体现在“三境”之美上。一是景物之美,他谓之“形境”。他描人状物,让人如临其境,如观其人,如见其魂。“那群毛头小伙子,就像被鞭子轻轻抽了一下,喜得一蹦一跳,手起铃响,轰然夯落,又从宽厚的胸中发出一声山呼之响,嗡嗡然,声震屋瓦绕梁不绝。”此等“形境”,怎能不令人心动,又怎能不欣然加入其中? 二是情感之美,他谓之“意境”,具有大写意的功能。《夜市》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人行道上的路灯‘刷’地一下亮了,夕阳还没有收尽余晖,但人们已经忘却了它的存在,灯光逼走了日光,温和地来到人们身旁。她一出来,这个世界顿时便增加了几分温柔,许多随便。”这“温柔”和“随便”中,包含的就是一种独特的情感之美。 三是哲理之美,他谓之“理境”。《万鞋墙》一文最后,他写道,一双鞋子,要纳2500针,“那堵鞋墙上共有13000双鞋,你算一下总共多少针呀。每个人都说自己的事业轰轰烈烈,走过的道路艰苦曲折,又有谁知道天下千针万线的慈母鞋呢?”最后一句“鞋墙不朽”,堪称神来之笔。 康定情歌的作者吴文季墓碑上写着:“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为光明歌唱。”梁衡先生却认为:“他终身为爱情而歌唱,却没有得到爱。”对比吴文季的一生,梁衡先生是怎样的呢? 大概应该是这个样子吧:“他自身带光,心怀大爱,为光明和爱而歌唱,而且获得了光明,也获得了爱!”不知这个判断是否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