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阳,王利平是也。如今熟悉他笔名的读者,恐怕远远大于熟悉他原名的人。他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东北的松嫩平原,黑龙江讷河县,成年后在天津卫打拼过十年,之后去了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从讷河到天津再到成都,这对于一个诗人来说,绝非简单的地理意义层面的位移,而意味着某种文化、诗学上的转换与嬗变;所以“西岭”在这里就不再仅仅是空间所指,它已经晋升为混凝着某种精神内涵的审美坐标。 在黎阳的新诗集《西岭笔录》中,拥有愈来愈强的方向感和文本品质的变化。从四辑的题目“山河录”“草木篇”“时光书”“穿云简”不难看出,黎阳诗集的面向阔达而斑斓,诗人以心灵内宇宙为中心,展开了和自然、历史、时间、先贤之间广泛的精神对话,既质感又空灵,虚实相生。这点追求与诗人过去的歌唱一脉相承。可是和受青春心理戏剧驱使吟唱的被情主宰的早期诗歌比较,由于人生阅历经验的逐渐丰富,虽然诗集里情绪的舞蹈仍在,却明显增加了理性思考的分量。尤其是诗人好像更加愿意沉湎于对生命、命运滋味的咀嚼,从草地、雪山、河流的身影,到清洁工、邮递员、架子工的际遇,从陌生的城乡灵魂,到身边熟悉的各色人,都进入了诗人的观照视野。他在诚实地写别人,更是在真挚地写自己,写着生命里的感动、温馨与遗憾,写着心灵中的震颤、迷茫和顿悟。如“飘荡在岁月的深处/在所有被风刮走的痕迹里/雪留下来的冷一直在蔓延”(《一片雪花总是把命里的冷存在纸上》),时空、人与存在关系的恢复和敞开,让读者更多领悟到某种关于生命的启示。有了理性的支撑,诗就有骨头和厚度了。 一个诗人越是进入成熟阶段,就会和传统的关系越来越近。黎阳清楚,郑敏先生等人的判断是有道理的,新诗百余年并未抵达成功之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同古典传统的断裂,当代诗歌的使命之一即是自觉修复这种断裂。黎阳不仅拥有这种意识,而且能够身体力行,潜心修炼,具体表现就是数年间再度接近、浸淫、参悟辉煌的古典诗歌,借助古典诗歌的润泽,完成了生命里的一次次蜕变。从汉赋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西岭笔录》整体看是读诗的笔记,又是读人的笔记,也是黎阳诗歌的时光简史。在往事、古人、故人、乡音构成的书写框架里,在诗风渐变的诗歌潮流中,黎阳依然遵循本心,沿着行吟之路缓慢而虔敬地书写着读山、读水、读人的印象与感受,释放着见山、见水、见人的独立性言说。这种日趋强化的历史感,敦促着诗人更加注意调弄诗中的心物关系,善于在物中寄托情感,暗合着情景交融、体物写志的东方诗歌的赋的精神。 在众说纷纭的当代诗坛,黎阳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判断,他在探寻属于自己的诗歌之路。由外向内的化形之路,其实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成为诗歌的正途,而诗与歌的分道扬镳、歌与词的各奔东西,造就了后来的民间与学院的争锋,白话和写意的决裂,当然也使诗与歌两败俱伤。黎阳曾经为音乐付出了几十年的光阴,歌唱家的气质浓郁,在朗诵方面也有超人的天分,这两重因素在他诗歌中遇合,无形中使一些文本有了一定的可唱性。它虽然未改变诗与歌分裂的局面,但令人看到了诗与歌融合的希望,这对诗坛也不无启迪。 好了,休再听我饶舌,且看《西岭笔录》中优秀的诗歌文本吧。 (《西岭笔录》黎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