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从“海市蜃楼”到风雨同舟

http://www.newdu.com 2024-01-04 文学报 李晓晴 参加讨论

    

对于当代人安全感的匮乏,这部小说集给出一个“指房为舟”的方案,它意味着将爱、同情与信任赋予我们的生存空间。也只有这样,“房子”才具有足以让人安身立命的意义,才不会是一片没有风度的竹林,一座虚幻的海市蜃楼。

“连枝苑的楼盘就耸立在这样的云层下,好像倒过来看,就是立于潮涨潮落的海市蜃楼。不不不。齐小娇想把刚才的念头捏碎,什么海市蜃楼,分明是两人互相依靠于这片海上的小舟。”这段话出自叶杨莉的短篇小说《连枝苑》,它被特别印放于书的封底。一如叶杨莉坚持的美学辩证法,小说集在生活世界的“幽微与磅礴”之间,“抽丝”般勾勒出青年与楼宇、城市、时代的关系。在她的行文中精妙词句可谓俯仰即是,封底的段落因此很难说是最出彩的一句。这使人惊艳之余也好奇:为何非此篇此句不可呢?

我想这是一个可堪玩味的选择。回到小说《连枝苑》来看,“海市蜃楼”是主人公齐小娇试图以爱情克服的幻觉。故事伊始她用自己和父亲的存款,在上海的新楼盘“连枝苑”买到了中意已久的房子。为了减少首付款,齐小娇用男友卢伟达的名义作了登记,不料卢伟达心生厌倦,决意分手,两人为争夺房子的所有权鱼死网破。就在结尾,齐小娇借使诈稳操胜券时,她无意中哼出一句歌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猛然间,她和卢伟达均默会了“连枝苑”命名的用心。房子可以是爱情的小舟,也可以幻化为执念的象征。这场因怨而生的房产纠纷,已倒置了齐小娇购房的愿与得、初衷与物质。“小舟”重又翻覆为“海市蜃楼”。

在当代人充满不确定性、意义焦虑与危机的生活,房子这一空间提供了物理、心理的庇护,它向个人允诺他的隐匿、安全和退路。《同舟》中绰号“卢大力”的女主人公卢丽丽是一个北漂房客,因房东欠债而被债主赶走,只能寄居在同乡刘连峰租住的房子。无论从北漂还是房客的身份来说,她和刘连峰都是“客”。因为与房子、环境之间这种脆弱的联系,他们如同无依靠无退路的浮萍,不得不承受更高的风险与安全感的缺位。刘连峰就连报复无良房东都无法尽兴,他恐惧这一绝望的举动会遭到来自城市法则的惩罚。像这样,小说的人物描写充斥着一种无力感,卢大力作为女性,少年勇猛时获得的绰号于是有了反讽的特征。她的一篇回忆母亲的自白被公众号改成了热门文案,卢大力“几乎”以为自己“的确可以做许多很重要的事情”,然而为什么止步于“几乎”?或许,正是不为房子或环境所庇护的漂泊感、不安全感、危机感,足以让她察觉到自己是被建构和“拿来用”的一方。“卢大力”终究无法掌控自身命运,她不过偶然地被一道潮水推着往前走了两步,身后的力量随时会消失——“一切都是暂时的”。

两个人物站在了天平倾斜的两端。如果说卢大力只是模糊地感觉到这些问题,刘连峰则是过于清醒,他只能看到眼前的生存空间如何为出身、学历、地域等体系所切割和结构。他似乎坚信自己和卢大力早在高考时就已“掉队”。问题的核心不光出在他们租住的房子,也出在一个拒绝接纳他们的庞大结构上。由房子所象喻的空间,承载了在背景中支配一切的权力关系。而纵观整篇小说,唯一救赎性的存在,是标题里的那只“舟”。小说却似乎有意回避点题的描写,“舟”所隐喻的事物始终没有明确。

以迂回意会的方式,“舟”在此提供了一种想象的情感关系,正如齐小娇借之捏碎幻觉的那只“小舟”,其背后具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价值。就此而言,《同舟》的完成度相对《连枝苑》更高,小说精巧的双线结构实则暗含了两段“同舟”关系:在卢大力的回忆中,她与单身母亲卢玉琴“相依为命”。当卢玉琴为带走外公的骨灰而与亲戚“战斗”时,卢大力“一把就推倒了人”“好像真的可以为卢玉琴推倒全世界”。她不同意卢玉琴“找新男人”,也因种种矛盾而产生卢玉琴自私的怀疑,最终两个女性同舟共济的关系随卢大力出走北京而终结。

叶杨莉试图暗示,“房子”不只是一个充塞了他者气息的空间,它也是有待个人填充意义的一个空洞。《折叠椅》中孙朝阳指责妻子张卉买房总要换一个更好的,永远无法将一个地方当作“家”。这时一张寄托了父爱的老屋叠椅突然出现在看房现场图里,启示般指引张卉寻找那曾经的意义。到了结尾处,她终于再次坐上这把椅子,却“仿佛有人召唤”。伴随她一个不安的动作,椅子与它的内涵一同散了架。发出那道杂音的召唤者,不外乎如幽灵出没的“他”。过去的、故乡的空间及意义已被废弃,掩埋在“山的尸体”下。就像陆晴的亡母,在昔日的公园里,被残忍地甩出了“时空之轮”(《砾县》)。那是一个在加速中失了控的游乐设施,也是一个时代的遗迹。唯独庆幸的是,我们总会在小说中听到一个抚慰的声音:“事情会好的。”

在小说集《连枝苑》中,“房子”背后的空间或曰空洞,其实是一个隐喻性的框架。它一直从房屋延伸到小区、城市、故乡,到游移的人际空间,到女友“春天”空洞的目光。读者就像罗先生,也像小说家那样,一点点来搜索、填满这个空洞。看似逸出本书题材的几篇小说《班达》《伸缩》《搭伙》《抽丝》,也因此具备叶杨莉独有的风格和信念。对于当代人安全感的匮乏,这部小说集给出一个“指房为舟”的方案,它意味着将爱、同情与信任赋予我们的生存空间。也只有这样,“房子”才具有足以让人安身立命的意义,才不会是一片没有风度的竹林,一座虚幻的海市蜃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