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近四十,参加丧礼次数与日俱增。仅今年上半年,我就帮三位老友送走他们的老人。而我自己更是在两年半内,失去了我的爷爷、奶奶、妈妈。我和大多数80后同龄人一样,青春期没接受过性启蒙,成年又缺失死亡教育这一课。雷蒙德·钱德勒在《漫长的告别》中写道:“每一次告别,就是死去一点点。”当深爱你的,同时也是你的挚爱离世,你会渐渐感受到他的离开不是夏日的一场雷阵雨,而是伴随你余生的漫长潮湿。他们去的地方不需要勇气,需要勇气的是留下来的你。经历了至亲相继离世,才懂得人没了就是没了,第二天睡醒,他已从你的人生中彻底消失,即使你再悲伤、痛苦也无济于事。你只能若无其事地伪装成一个正常人,带着支离破碎的心,独自在阳光下穿行。 2 好像有一阵子,我身旁的人都不快乐。他们中有的因店铺房东涨租,伴侣提离婚,小孩学习成绩不理想等世俗困扰。有的一夜之间陷入情绪之中,焦虑、颓废、沮丧,靠每晚的酒精和出门远行逃离眼前的苟且,自我麻痹。还有人要凭借一己之力,夸父追日、精卫填海般解决一个又一个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家族企业运转难题。 偶尔会收到讯息,对方告诉我说:“活着好累啊,但我眼前有要拯救的人,背后有要保护的人,肩上的千斤担让我连去死的念头都不敢有。” 我问她:“如果没有明天,你会不舍这个世界吗?” 过了好一阵子,对方回复我说:“电影《保你平安》有句台词很有智慧,主人公魏平安对身患绝症的韩露说,‘别老说死啊死的,你那是活完了’。” 我期望我这一生能活得尽兴,哪怕有再多身不由己的事情需要我去面对、解决,等那一天真的到来,就像荧幕上的老电影,最后出现的那行字幕一样,剧终,人散。 3 算一算,《总有人路口先走》是我写作十八年来发表的第三十五篇作品。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写死亡这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之前有朋友给我建议,说我以往写的小说似乎都在躲闪,躲闪人生中的意难平、阴晴圆缺,不去正视生活中残忍的那一面。在这篇小说创作过程中,我试着将过去五年来,我对人生的一些思考和些许沉淀融入其中,同时又不想将故事讲得过于沉重,于是行文尽可能舒缓一点,让文中的每一个人物,哪怕被生活辜负,都能活得开心一些。我希望读者朋友们读完这个故事,能去拥抱你当下爱着、珍惜的那个人。他也许是你的至亲、爱人、孩子或者是好友。去和那个人吃一顿晚餐,看一场电影,在落日余晖中并肩散步,面对面地坐下来,喝一杯咖啡,聊一聊天。人生有成千上万个路口,不要等到他在某个路口不说再见,忽然先行离去,剩你在原地,带着满眼的不舍和无法言说的遗憾。 感谢《长江文艺》刊发这篇拙作,感谢《中篇小说选刊》选载。谢谢你们一次又一次对我的鼓励。我会像农民春种秋收般认认真真地坚持写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