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万古暖阳》:情义之书与文明的溪流

http://www.newdu.com 2023-06-26 南方日报 崔庆蕾 参加讨论

    

文艺批评界曾有过关于当代文学“情义危机”问题的讨论,孟繁华指出,“文学的‘情义危机’,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无论是乡土文学还是城市文学……”这一倾向和现象的出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与199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勃兴、功利主义盛行等客观现实有着密切关系,也与新时期以来,文学经历“向内转”之后,对于人性深层的不断开掘尤其对人性复杂性的持续表现有关。但文学同样肩负传递真善美的责任,同样需要给人以抚慰或激励,文学需要“有情”和温度。

在这个意义上,郭严隶的新作长篇小说《万古暖阳》着力表现的是人性中的爱与情义,宽恕与和解,是一部展示人与人情感关系的情义之书,也是一部有着文明史、文化史视野的优秀作品。


众所周知,抒情性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古典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里的情感可能是爱情、友情、亲情等个体之情,也可能是对家国或者人类的大爱之情,但它们都以情感为底色,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向外交融的状态。《万古暖阳》同样是一部以人的情感为底色的作品,书写了乡土世界中常常被忽略、被压抑着的在地下奔突的情感激流。

《万古暖阳》有一个完整的内核故事,即在横跨百年的时空中,讲述谭、孟两个家族两代人之间的恩怨故事。虽然有着宏大的叙事架构并以乡土为背景,但作品的叙事焦点并不在于呈现波澜壮阔的历史演进或者家族视角下开枝散叶的过程,而是将笔触更多地对准几个主要人物,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情感世界。两代人的故事核心都是情爱问题,都围绕一个动人的情感关系展开。

父辈故事中,谭春阳、孟千秋与白星昱之间的关系相互缠绕,错综复杂。谭春阳与白星昱因戏结缘,一见钟情。谭春阳为爱奔波,去大户人家帮工,期待攒钱创业,迎娶心仪之人,却不料因此而落入与孟千秋几十年的纠葛之中。孟千秋因为谭春阳的金指箍儿而知晓白星昱的美貌,进而展开疯狂追求。白星昱为躲避孟千秋的骚扰嫁给韩彦峰,又因为孟千秋的从中故意破坏落得家破人亡,但也因此,给了她与谭春阳重修旧梦的机会。几番兜兜转转,有情人终成眷属。

故事看似复杂缠绕,其实内在关系脉络清晰,支撑故事演进的动力在于情感的落点和归宿,爱情可谓是最大的叙事动力。令人动容的是谭春阳在几十年中始终保持一颗纯净之心,忠贞不渝守护爱情梦想。失去四根手指之后,他远走陕西,但并未放弃他的青春之恋。回归之后,他等来了与白星昱再次牵手的机会,他与白星昱在人生下半场的幸福生活,充分证明了他的爱情并非一时冲动或者精神之恋,而是能够携手穿过历史风雨和生活河流的坚贞之爱。

子一辈故事中,谭如华和孟宝琦从小青梅竹马,感情甚笃,却被动地陷在父辈的恩怨中,难以两全。两人的执着像极了青年谭春阳的经历,但又有更多的表达方式和迂回空间。谭如华的倔强和坚持,孟宝琦的痴情和善良,共同打动了谭春阳,他超脱旧怨,给了年轻一代的爱情一条生路。两代人的爱情虽然最终都开花结果,但显然子一辈们更幸运、更幸福。两代人的爱情书写都是传统模式,都有对立面。但两者的对立面是不同的,谭春阳面对的是一个私欲膨胀的个体竞争对手,而谭如华和孟宝琦面对的是家族历史和乡村伦理,是一堵无形却又坚固的伦理之墙。是谭春阳超越世俗的偏见,主动拆除了这道围墙,使得他们的爱情获得突围。在这个过程中,谭春阳的精神人格与道德修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小说立足于乡土和家族展开叙事,但它的聚焦点在于抒写乡土之子们的情感故事,写他们既内敛又炽烈的情感脉动。这一特点构成了对于已有的乡土叙事的重要补充。以往乡土文学中的情感叙事并不充分,土地、权力、道德、经济等元素往往成为叙事的主角,情感常常居于辅助地位。事实上,作为现代主体,乡土之子们的情感欲求同样热烈而纯粹,《万古暖阳》较为充分地把以往乡土叙事中内隐的情感充分展开,讲述了隐匿在乡村日常生活之下的一份份纯粹而动人的乡村情感故事,补充并丰富了文学中的乡土叙事。

虽然情爱故事构成了小说的主体,但作者并未将“情”仅仅局限于爱情,作品里的情也体现为孝道亲情、同乡情义等多类情感。比如,谭家三代人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都格外尊崇孝道,已在城市立足的谭家子一辈人牢记家族孝道之规;谭春阳在西大沙开荒创业成功,并未独享成功果实,而是关照身边乡亲,邀请他们加入,共同开创新生活;他在晚年摒弃过往旧怨,对于孟千秋的宽恕和照料更是显示出一种开阔的、具有崇高感的大爱之心。可以说,文本中,各类情感交织汇流,共同构筑了一幅情义的风景。

因此,这是一部以爱与情义为首要主题的作品,它所呈现的大爱之心,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关系,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情感性和打动人心的力量。对于较多呈现情感疏离状态的当下文学而言,这样一部有情义有温度的作品,无疑是稀缺而重要的。


虽然情感故事构成了小说的主体,但作者的探讨和表达并未止步于此。小说的“下卷”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述晚年孟千秋与谭春阳之间的故事,作品由此打开了另一个重要主题:和解与救赎。

谭春阳和孟千秋这两个一生之敌在晚年之境再次相遇。孟千秋从最初充满敌意和警惕到最后完成忏悔,实现了个人的自我救赎。这个过程既是展示个体心灵由恶至善的转变历程,也是通过谭春阳来展现传统文化和道德教化感召力的过程。

解析这一看似跨度极大的转变的逻辑性及合理性,首先需要理解小说中非常用心也极为巧妙设置的两个重要叙述装置:云止书院和节孝牌坊。小说中,云止书院象征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及其对小说人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当谭春阳满怀复仇之心来到云止书院,知无先生给他的四字箴言是“安住当下”,同时又让他阅读抄写诸如《大学》等传统文化经典典籍,使他在领悟古人的智慧时反思自身,修心养性。与此同时,节孝牌坊也对谭春阳的道德形塑起到重要作用,这座带着浓郁家族史意味的历史遗迹,象征着来自于家族的对孝道和美德的强调。这两个叙事装置在作品中格外重要,它们对于人物精神人格的形塑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主人公能够从普通的乡土之子跃升为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化身,成为展示传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作为乡土文化孕育出的乡土之子,谭春阳经历了精神的成长和人格的裂变,他从一个普通的乡村人变成具有超越性精神和包容性品格的大爱之人,被文化化和道德化了,也正是这样一种裂变给小说后半部分的和解与救赎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与可能。这也正是这部作品更为深层的叙事目的和意图所在。通过这部作品,作者所要宣扬和展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明所能够给当下、给当代人注入的精神能量。因此,这部作品虽然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北方乡村的一个相对封闭的故事,但在文化层面上,它将几千年的文化史、文明史纳入进来,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性以及深远的历史影响力。

《万古暖阳》以小说的方式努力建构起一种历史与当下,文学与文明,虚构与实存之间的关系,展现了文明的溪流如何穿过历史的云霭化为一种不竭的精神力量。它既是一部情义之书,也是一部关于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书。它提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凝固的历史遗产,而是鲜活的当下资源,应该成为我们时代精神生活的重要力量源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