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梁衡散文《土炕》:一盘土炕写人生

http://www.newdu.com 2023-06-01 山西日报 韩玉峰 参加讨论

    关键词:《土炕》
    

癸卯兔年,著名作家、学者梁衡可谓好事连连、双喜临门。中国纯文学大型刊物有北京的《当代》《十月》、上海的《收获》、广州的《花城》“四大名旦”之说。而今《当代》(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十月》(北京出版社出版)2023年第一期都向作家伸出欢迎之手,分别发表了他的《梦回塞上》散文系列和散文《土炕》。

梁衡在《土炕》的开头即说:“不懂得土炕就不懂得中国的农村和农民,至少不懂得中国北方的农村和村民。而没有亲身睡过几年土炕的人,很难感受到这块黄土地和农民心头细微的振动。”

北方农村人睡炕、南方农村人睡床是地域条件的反映。南方气候潮湿,睡的床悬空既能防潮又便于晾晒;北方气候寒冷,人们睡的基本上是自家砌的火炕,不生火非常凉爽,到了冬天可以取暖健身,缓解腰酸背痛。

梁衡说:“我在土炕上出生并度过了童年,八岁进城就不再睡土炕了。没想到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塞外河套,又睡了六年土炕。这好像是要特意唤醒我对土炕的记忆,激活我身上的土炕基因。”梁衡认为人生有两个童年,一个是自然人的童年,大约6年,一个是社会人的童年,主要是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学习独立生活,也是6年。“就是说我的两个童年都是在土炕上度过的。”梁衡在担任了《光明日报》记者后无数次地往返于华北、西北、东北采访,又何尝不是经常睡土炕,在土炕上写稿、发稿,于是就有了他那么多的与土炕有关的华彩乐章、新闻报道。

土炕,这充满乡土味和烟火气的词儿,在梁衡的笔下却赋予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强大的表现力。“炕上冷暖”“炕上烟火”“炕上家国”,《土炕》刻画了身份各异的普通人物,讲述了各种动人心魄的故事,记载了时代的风云变化,描写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体现了作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梁衡睡过各种不同的炕。有在河套锻炼临河招待所冰冷的土炕,有大队饲养院的一盘大炕,有轮训公社干部的盟党校的炕,有老光棍的炕。梁衡见过中国最东北边的大炕和中国最大的炕——新疆南疆的民居土炕。在这些不同的炕上,作家见到了不同身份的人物,听到了来自最底层的故事。在大队饲养院的大炕上,作家知道了农民们抽烟的“吹羊棒”,听到了“屋里笑声、骂声和孩子们的打闹声组成了一首‘大炕交响曲’”。这些来自最底层的、从炕上得知的人和事作家铭刻在心,难以忘怀。《土炕》列举数事,隽永生动,意蕴满满。

梁衡在炕头上获得知识的力量。在临河劳动锻炼时,“在这塞外的冷炕头上,我却遇到了按原来的人生的轨迹根本不可能读到的两本书。一本是《太平洋战争》”,“第二本是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他认真研读《修辞学发凡》一书,还派上了用场。20世纪90年代社会上兴起一股新闻散文化之风,而且有权威倡导。新闻散文化,赞成者与反对者一时争论不休,难分高下,报纸上展开了大讨论。梁衡时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讨论半年后,“报社请我写一篇结论文章。我祭出陈望道关于修辞两大分类的说法,论证新闻不能散文化,一锤定音。”

梁衡还在炕头上写就内参。1993年7月梁衡到山西岢岚县保护区采访,回来时遇大雨,钻到招待所炕上的被窝里,和同来的人谈起农村子弟上学困难的问题,作家在炕头披着被子就着炕桌整理成一份“群众来信”内参稿,立即发往报社。后来在全国教育会议上,万里副总理在会上讲话,他说:“我就不讲了,这里有一份《光明日报》的群众来信,我念一下,这就是我的意见。”万里念的正是梁衡写的那个内参。作家感慨:“有谁能想到,那稿子来自一盘山中雨后的热炕头上。小炕头直接连着大会堂。”

梁衡写的不仅是炕上所见所思所想,而是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到在土炕上造就的世界变化,“几乎每一个炕头上都有动人的故事”。

我钦佩作家梁衡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来自思维的飞跃,“思接千载,心游万仞。”

西部歌王王洛宾“就是因为在一个车马店的土炕上”激发了灵感,写出了那首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李季、贺敬之这些大诗人更是直接从土炕上走出来的。”作家感言:“你不能不承认这大炕是一张生发艺术的温床。”

我钦佩作家梁衡敏锐的观察力,这种观察力来自现实生活的积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家离不开生活,学者同样不能脱离生活。梁衡说他亲手盘过一土炕。多年的土炕生活使他对于土炕的结构早已烂熟在心,“其诀窍全在过火、抽风与储热。炕不可太高,高则坐时吊腿;不可太低,低则屈膝,且压灶不利抽风。灶炕相连,灶高九砖,炕高十一砖;地面到炉条四砖,炉条到烟道又五砖。自然抽风,力大无穷,加一小铲煤,火苗上串,砰砰有声。”这一段奇特文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制灶术,不啻出自一位“大国工匠”之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