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刘震云:跟女儿是编导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北京晨报 杨莲洁 参加讨论


    
    刘雨霖执导《一句顶一万句》
    从《手机》到《我不是潘金莲》,把自己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对刘震云来说已是轻车熟路。然而,《一句顶一万句》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片导演是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刘震云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并不是跟女儿合作,而是在跟一位导演合作,这位导演恰好能达到他的要求。
    电影:《潘金莲》的姊妹篇
    今年是刘震云作品影视化的爆发之年,将有《我不是潘金莲》、《一句顶一万句》两部作品改编的电影相继登陆大银幕。前者由刘震云的老搭档冯小刚执导,定于9月30日上映;后者由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执导,昨日宣布定档11月11日。刘震云坦言,两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还在同一年上映,纯属巧合。刘震云表示,《一句顶一万句》跟《我不是潘金莲》是姊妹篇,两部作品有一脉相承的精神和意味。“这两部作品,一个是说找别人说一句话有多难(《一句顶一万句》),一个是说纠正一句话有多难(《我不是潘金莲》)。两部作品里的主人公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忍和不忍的选择都是很关键的。”刘震云介绍说,从小说创作上来讲《我不是潘金莲》出版在前,很多年前冯小刚就有了把它拍成电影的计划,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施。刘雨霖执导的《一句顶一万句》是在去年开始筹备,而恰好《我不是潘金莲》那时也可以拍了。
    父女:合作只有工作身份
    以往刘震云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合作对象多数是冯小刚。这次《一句顶一万句》改编成电影,刘震云依然司职编剧,但导演变成了女儿刘雨霖。
    刘雨霖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研究生学院,曾经凭借短片《门神》获得过多个国际大奖。《一句顶一万句》电影的合作,刘震云和刘雨霖既是父女关系,又是编剧与导演的关系,两种关系如何调和?刘雨霖表示:“跟刘老师合作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他非常的严肃认真。不管谁来拍他的作品,刘老师都会问两个问题:为什么要拍这部作品?为什么选我的作品来拍?回答必须让他满意了才行。”刘雨霖感慨说,可能外界看文字,都以为刘震云是一个特别温和幽默的人,实际上他在生活中特别沉默寡言,但“如果你该做好的事情没做好,他一定会发火”。刘雨霖忍不住感慨:“刘老师是非凡的,他的作品是非凡的。不过,和刘老师合作,忍还是不忍,是个很大的问题。不忍,我离非凡的作品就远了一步;忍了,我个人朝非凡就挪动了一步。”刘震云则笑着表示,他跟刘雨霖基本上是工作上的关系,日常生活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相似:绿帽子下的史诗
    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人物经历婚姻情感背叛是很容易给读者留下印象的一个点。现场有人问刘震云,是否觉得《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与王宝强正在经历的事件有相似之处。刘震云回应说:“《一句顶一万句》是2009年出版的,去年开始拍的。当时我们也想过找宝强来演里面的角色。生活跟艺术是非常共同的,遇到这样的事,生活中的人有些卑劣,注重的是八卦、是从道德层面判断,而艺术作品则是直指人性。记得我的一个朋友用这样一句话评价《一句顶一万句》——一顶绿帽子下的史诗。生活中,我们注重的是绿帽子,艺术里面我们注重的是史诗。当生活出现这种事件时,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三个成年人身上,我首先想的是他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刘震云提及,最近国际新闻的头条是废墟上的叙利亚男孩,坐在救护车上,抹掉脸上的血,很茫然。“而《一句顶一万句》里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遇到的不是战争,而是生活中的战争。他抹掉的不是脸上的血,而是心灵上的血。”
    对话
    我尊重有想法的导演的想法
    北京晨报:记得《一句顶一万句》新书首发的时候,您表示希望由冯小刚执导。现在是刘雨霖导演执导,这中间有什么故事吗?
    刘震云:我跟小刚合作过很多年,我们之间的合作特别简单。《一地鸡毛》、《手机》、《温故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都是他说:“我想拍。”我说好,就结束了。冯小刚是一个非凡的导演,他拍一个电影一定要有自己的角度,比如说《一九四二》,国外拍这样的片子都用悲悯的角度,但他用幽默的态度来讲灾难。《我不是潘金莲》他用圆的方式来拍。他问我:对面走过来一姑娘,你愿意就这样打量,还是用望远镜?我说:把望远镜给我。他的这种方式,看似缩小,其实把局部放大了。
    你问为什么不是小刚拍《一句顶一万句》?因为小刚他没跟我说过他要拍啊。刘雨霖说要拍,还说出了原因。
    北京晨报:您是《一句顶一万句》的编剧,也是《我不是潘金莲》的编剧,你觉得跟女儿合作和跟冯小刚有什么不同?
    刘震云:首先,我不是在跟女儿合作,而是在跟一个导演合作。一个人要拍电影的时候,她没有个人的身份,就是一个导演。这个导演必须要对我的作品有深入的认识,刘雨霖导演做到了这一点。我问过她,为什么要拍这部?她回答说:“是《一句顶一万句》的两个人物走到了我的面前,我跟他们朝夕相处,特别有情感。我想把小说里他们忽略的感情用电影的手段重新讲一遍,虽然我讲的跟小说可能有不同。”我觉得这是一个导演应该说的话,那就试试吧。
    北京晨报:把《一句顶一万句》改编成剧本,刘雨霖导演有什么要求?
    刘震云:曾经有有名的电影导演跟我说过,他想拍《一句顶一万句》,但是小说体量太大了,里面有名有姓的人物100多个,改编这部小说就像蛇吞象一样,两个小时的电影无法把小说吞进去。我对这样的导演苦笑,既然没法拍,你又想拍,也不能又把这个苦恼甩给我啊。雨霖导演换了个角度,她说这部小说可以拍十部电影,她只是从中间找了两个人物——牛爱国姐弟俩,他们一个在结婚,一个在离婚。结婚就是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想找另外一句话的过程。我尊重有想法的导演的想法。
    北京晨报:电影《一句顶一万句》跟小说差别大吗?
    刘震云:从小说到剧本,肯定会有大的改动。小说最擅长的是写一件事背后的东西,为什么做这件事,你可以用大段的心理描写,码放清楚;电影要是来半个小时心理描写,演员坐那儿不动,观众也就睡着了。电影要求故事、情节、细节、对话,而且推进要快。电影像奔腾的溪流,一有落差就是瀑布;小说像大海,表面的浪花没什么,下面的暗流和旋涡在致命。所以从小说到剧本,从结构到人物都会有变化,这很正常。
    杨莲洁/文 柴春霞/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