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黄昱宁:第四个科幻故事

http://www.newdu.com 2022-04-28 钟山(微信公众号) 黄昱宁 参加讨论

    关键词:黄昱宁
    《蒙面纪》已经是我写的第四个科幻故事了。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从《千里走单骑》到《文学病人》,从《笼》到这篇《蒙面纪》,我对这类既不够“科学”也并没有太多神奇“幻想”的故事,居然有着那么持久的书写欲望。也许是因为,一旦将时空拉开一段距离,找到一个全然陌生的视角,再来审视我关注的日常生活和文学命题,常常能给我以近乎微弱电击的刺激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我而言,“科幻”确实主要是一种方法。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句子来勾勒《蒙面纪》的形状,那大致是一个“未来考古”的故事。一两百年后的人如何看待一段因为数字恐怖袭击而日渐模糊的历史(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如何通过虚拟现实实验进入那段被流行病困扰的历史时期的日常生活。如果我们此时已经生活在一个不需要穿戴任何防护设备(因为它们已经成为滤膜与我们的皮肤贴合在一起)就能免受病毒侵扰的时代,却带着历史考古的兴趣,去想象和虚构一个危机丛生的古代(“微生物肆虐、气候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争端即将使地球总人口负增长的幅度超过警戒线”),那么我们会怎么看,会怎么想?我们是会庆幸自己的劫后余生,还是会在体验恐惧的同时居然触摸到一点久违的真实人性的温度?由始至终,都是这个动机在推着我往下写。
    之所以把故事中的“虚拟现实”场景,设定在未来的大流行病时期,那当然与我——我们——这几年正在持续经历的现实有关。但我试图在这个故事里纳入的,并非仅止于此;或者说,用“虚拟”包裹“现实”甚至不是我的文本意图。我让我的人物——虚拟实验“蒙面纪”的受试者(一对在现实中恩怨难解的男女)在实验中的隔离场景里说古论今、谈情说爱,话题涉及流行病与人类的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希望这些对话可以成为一种给故事“扩容”的手段。在写作这个部分的过程里,我这几年的阅读经验渐渐被打通,历史、现实与未来彼此对望,科学与文学通过人物促膝夜谈。脉络是一点点清晰起来的。我看到的,是某些其实从未改变过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人类未来将要面对的困境,和《十日谈》《鼠疫》或者《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需要面对的东西,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但是依然有温暖和希望。我在写到第二章时,曾经在原地转悠过很久,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人物关系有所进展。直到——仿佛出于偶然——一只猫出现在我的笔下,起初只是为了让画面动起来,破一破两个人物之间的僵持。后来,这只名叫寇娜的猫越来越呈现出她特有的生命力,将室内与室外、男人与女人、虚拟与现实重新联结在一起。说实话,我自己也是每每写到寇娜的时候,脸上便会渐渐舒展开,忍不住微笑起来的。尤其是写到下面这段:
    “想象初秋深夜被露水打湿的草地,想象一只猫与另一只猫的目光与气味紧贴着地面彼此缠结。寇娜的每次温驯的静止,每次伴随着低频声的颤抖,都好像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
    最后需要交代一个小彩蛋:《蒙面纪》的男女主人公分别叫乔易思和齐南雁,他们同样出现在我的另一个科幻故事《笼》里。这一组人物和情节是独立的,但也可以视为彼此连续。他们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平凡而脆弱却还在努力相爱的男人和女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