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王佳玉:我对着自己吹气

http://www.newdu.com 2022-03-05 《西湖》 王佳玉 参加讨论

    九岁的时候,我收到一双旱冰鞋。送的人是无心的,随意挑了一双漂亮的粉红色,九岁的女孩儿都会喜欢的那种。我穿着它走街串巷,逛文具店,吃路边摊,滑着去上学,爬楼梯,到班级门口脱下,换运动鞋。拎着它从课桌与课桌间的过道穿过,以为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开始发现自己会写点东西的时候,就是这种,自以为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
    在意识到那是个错觉之前,我不羞耻地觉得自己挺有天赋的。中学二年级,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焦黄色的方格作业本,我对着它郁闷了很久。上面是我第一篇自称为小说的东西,末尾有老师随意勾的“阅”。老师是无心的,她不过是普通地布置作业、普通地批改,我却无法再好好听课,整个下午都在揣测,这个“阅”到底是什么意思。很想当面问问她,可不知道如何开口,于是在她的办公室外徘徊了很久。一直以来,我都是被类似这个“阅”字的事物所困惑的。或许它没什么意思,但一想到它没什么意思,我就特别难过。
    才穿上旱冰鞋的那段时间,还是挺有趣的。从无法掌控它,到能够操纵它,仿佛身体长出了新器官。当我开始试图给自己设置障碍,事情就难了起来。起先我只喜欢在顺滑的柏油马路上飞驰,直到我在家附近的胡同里发现了一个带坑的长坡。坡窄坑深,稍不留神就会从上面滚下来,或者掉到坑里去。我要做的是蓄力冲上去,直面它,跨过去,稳住,登顶。当然成功过,成功后也又失败了好些次。在千百次尝试登顶的过程里,我的膝盖摔得面目全非,直到连裤子都穿不了。
    2017年,大学二年级,我开始认真地去写点什么。《一条狗》是我最初始时的习作,观察父母破败的婚姻生活,表达自己在现实里没法说出口的想法,完全靠着直觉和敏感推着,完成了它。写它的时候,我父母的婚姻已岌岌可危,后来果真如被诅咒那般应验了。隔了几个月,我写了《背野》。这是我第一次给自己设置难度,像又一次发现了童年里那个带坑的长坡。小说里茂盛又荒芜的野草,来源于我对故乡的记忆。提到那个西北小城,我也说不清,脑袋里总浮现出一大片憔悴的绿、风的手、无限蜿蜒的铁轨。它们有时候像噩梦那样纠缠着我,让我止不住地逃。这两篇之后我完成了《幼齿》,曾念长老师给了它很高的评价。他常是我的第一读者,在写作这条路上给了我太多鼓励和安慰。那一次习作,我发觉自己有了进化之势。
    后来的写作中,我依然认为有难度的写作才是有意义的,但首先要有设置难度的能力。大学三年级,我开始读陈希我的小说,第一次有了三观被震碎的感受。像走路走着、天灵盖被掀开了那样,我一下子知道该怎么写了。要足够深,足够复杂,足够纠结,在明暗的交界看世界;并不指情节和技巧,而是精神向度的。虽然我还没能做得好,但大学时期能感受并理解到这些,已是人生中难得的收获了。在这种趣味指引下,我不止一遍地读远藤周作的《沉默》、哈代的《苔丝》、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像爱理想那样爱着它们。
    膝盖摔坏后,好一段时间都没能去学校。我坐在自己的小床上,晾腿上的脓,心里还想着那个带坑的坡。看着自己受伤的膝盖像一个烂苹果,时不时散发着腐烂的味道,我无能为力,除了对着伤口吹气。气流从溃烂的皮肤滑过,疼痛的感觉淡去,痒痒的,像是一种回应。大概有半个月,它才完全愈合。每天我看着窗外的天色亮起又黯淡,时间不可控地流去,我捧着自己的膝盖,一遍遍无力地吹着,像一个疗而不愈的人。
    写东西的时候,这种感觉常冒上来。很多次,我对着电脑,手边的热咖啡放凉,变酸。我意识到得去倒它,起身发现房间漆黑,一天过去了,都没能翻过一页。于是眼前又浮现出那个带坑的长坡,它或许要陪伴我一生。这样想的时候,我就不焦虑了。有时候八百字,有时候五百,有时候两百都没有,有时候好不容易有了一千,第二天又全删了重来……我发现,自己对抗什么的时候,永远都还是个孩童。一遍遍,无效地吹出气流,只不过是用另外的方式。
    2019年,我大学毕业,充满期待地回到校园、宿舍,一片狼藉里匆忙地整理行李和垃圾。没有告别,也没有象征告别的仪式,一切是在潦草中结束的。四年,那里是我写作开始的地方,是我被启蒙的地方,甚至它无形中培养出了,我另外的一种性格。我预感从那里离开将成为我新的疮。
    回忆起自己刚高考结束,在所有能选择的学校里,毅然决然地去了一个最远的城市,像极了再也不想回家的孩子。一年级所有的课程,我都用来适应他们半普半闽的说话方式。二年级,我可以容忍食堂在每一道菜里放糖。三年级,我去了与它仅隔了一个海峡的小岛,差点变得满口地瓜腔。四年级,毕业临近,我又被故乡的噩梦纠缠,开始着手新一次的逃跑。一个关于逃离和无法逃离的故事,里面有我身上还在流脓的疮,是我为这次发表准备的一个中篇。编辑说,我的语言变化得厉害。我说,好吧。心里想,可怕,连我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的变化,到底是哪里变了。有点温暖,编辑说。好几天,我担心自己或许再也写不回之前的那种作品了,又或许以前的我也未必是真的。如果写不好了,也没关系,能不能吃这碗饭,得看天意。我唯一能认清的是,我仍然爱写作,还会一直写下去。
    回到九岁,大人们问我为什么非要去爬那个坡,我回答不出,他们便没收了我的旱冰鞋。现在没有谁会问我,干吗要写这些,也没有谁再能从我这里,没收什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