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为你读书 | 京城里的典故

http://www.newdu.com 2021-11-10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为你读书 | 京城里的典故
    
    

    本书的第三章标题为“有典有故”。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在这一章里,作者刘一达梳理了京城的人文历史,介绍了一些词语的来历以及京城的节日习俗。
    首先介绍的一个词是:胡同范儿。什么叫“范儿”?简单地说,就是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一种做派和气韵,北京话也叫“派头儿”或“劲头儿”,类似于上海话里的“腔调”,广东话里的“款”或者“Feel”。
    
    比如《芝麻胡同》里的严振声,他经营沁芳居酱菜园,主张“诚实守信”,提倡“和气生财”,充满百年老店的文化自信。他有着商人的精明敏锐和长袖善舞,也有着手艺人的童子功和技能,所谓“东家学会把酱捣,不怕伙计撂杆跑”。性格上,他八面玲珑,有些油嘴滑舌,能不惹事就不惹事。同时,他又很爱国,在日军压城时,把儿子送出城参了军。这是属于他的“范儿”。
    从现代戏来说,不管是看《我爱我家》,还是《甲方乙方》,我们都能明显地感觉到里面的人物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他们的共同点是:幽默大气,心胸豁达,性格爽快。用刘一达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的身上都有一股“胡同范儿”。
    这种“范儿”首先体现在语言上。胡同人向来以自己的语言为骄傲,也自认为是“范儿”的体现。曾经有人在网上问,您知道“装垫儿台”是什么吗?细品品,其实就是普通话的“中央电视台”啊。在外人听起来,北京话的儿化音俏皮,拖音显得慵懒,而时不时的吞字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口醇厚的京腔京韵,有着让人着迷的魅力,它犹如一壶陈年老酒,让人不自觉地陶醉在语言的韵味里,感受北京的“范儿”。
    北京城四四方方,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所以北京人的话里也透着十足的方向感。汪曾祺在文章中说,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会高喊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儿。”您要是找北京人问路,他的回答里一定没有左右,只有东南西北。这也可以说是北京人独有的“胡同范儿”了。
    老北京人已经在胡同里生活了800多年,经历过朝代更迭、时局动荡、城池沦陷、异族侵略、变法维新、翻身解放、改革开放等等历史大事,眼界自然开放、心胸自然豁达、心态自然淡定、思想自然散漫、性格自然爽快。
    刘一达介绍的第二个词是“玩”。别看这个字简单,其中的内涵却十分丰富。北京人常把这个“玩”字挂在嘴边儿,到什么地方去,北京人说:“到哪儿玩去?”两个朋友见了面,往往要问:“兄弟,最近玩什么呢?”或者是:“兄弟,最近在哪儿玩呢?” 这里的“玩”字,是“干什么”的意思。
    北京人说干活儿,不说干活儿,叫“玩活儿”。自然,也把干出的活儿,叫玩艺儿。北京人在评价一个事物时,常爱说:“这玩艺儿地道!”或者说:“这是什么玩艺儿呀!”由物及人,北京在褒贬一个人时,也说:“他是什么玩艺儿呀!”连人也成了“玩艺儿”。
    
    上岁数的北京人往往会说:“我现在玩不动了。”北京人说到某个人咽气了,往往也说:“谁谁玩完了”。“玩完了”意味着一个人生命的结束,告别人生舞台谢幕了,再也玩不了啦。一个“玩”字,概括了一个人的一生。
    老北京人常说,玩什么,也别把自己玩进去。也常说,玩什么东西,别让东西把自己给玩喽。可见北京人对玩的理解,表现出的是一种恬淡散漫的心态。
    所谓玩是一种文化,不见得是指玩本身,而是在玩味其中的情趣。在把玩之间,所体现的超然于物外的情致。这种情致只有在玩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文化是蕴含其中的。
    刘一达曾经创造了一个词,叫“玩家”。《新华字典》里没有这个词,算是北京土话。当年他在《北京晚报》以整版的篇幅先后发表了《京城“四大玩家”》《玩家论道》的专题报道,推出了四位玩收藏的名家。
    
    老北京人喜欢玩,过去“花鸟鱼虫”号称是京城的“四大玩”,提笼架鸟这属于寻常的玩。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玩的东西自然越来越高雅,越来越讲究了,比如瓷器、玉器、景泰蓝、字画、碑帖、文房四宝等,过去叫文玩,只有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才能玩,现在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当一个人玩到一定水平,玩到一定境界,就可以称之为家了。老北京人有句话“这算玩到家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玩儿归玩儿,北京人还讲很多老规矩、老礼儿。在这一点上北京无愧于“礼仪之邦”的“首善之区”。
    听北京人说话多讲礼:“多谢您了,回见您哪,多穿件衣服别着了凉您哪!”敬词、委婉语词,无不显示出富于人情体贴与分寸感的人际关系。
    老舍先生曾不无自豪地写道,北京城中“连走卒小贩全另有风度”。他的作品中商人不失斯文。在邓友梅的小说《那五》中,连骗子都是彬彬有礼的。
    北京人极讲“体面”。《芝麻胡同》演到严振声和牧春花筹备婚事那一集,严振声的正房林翠卿,淡定地规划出第二天娶亲的线路:这喜轿啊,从油坊胡同出,奔骡马市大街,往西一走就是虎坊桥,往北再拐就是琉璃厂,最后出东琉璃厂,再到油坊胡同,就算是从婆家到娘家走了这一道。你看,从油坊胡同出去,在街上大大方方走一圈,再回到油坊胡同,这就是排场、仪式、体面。
    汪曾祺这样描写卖烤白薯的大爷:“白薯大爷出奇的干净。他腰板绷直,甚至微微有些后仰,精神!蓝上衣,白套袖,腰系一条黑人造革的围裙,往白薯炉子后面一站,嘿!有个样儿!就说他的精神劲儿,让人相信他烤出来的白薯必定是栗子味儿的。”体面包含的不仅是仪态,也是人的自尊自重。老北京人的这份自尊自重,正来自于礼仪文明的长期熏陶。
    北京人讲礼,各种节日自然更不能草草了事。作者在书中细致地讲述了北京人过节的传统习俗。
    春节当然最隆重,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再穷的人家,就算借钱也要在三十晚上吃一顿年夜饭。过去的北京春节习俗当中有许多迷信色彩,吃鱼的时候,不能吃完,表示年年有“余”。吃法上也有讲究,不能翻动鱼的身子,否则明年出门乘船准翻。
    生活富裕的家庭,年饭当中要有年糕。蒸一个五颜六色的江米糕,上面撒上枣,象征春来早;撒上柿饼,表示万事如意;加上杏仁,意味着幸福来。吃年饭之前,先要祭祖,找个方桌,围上红布,放上祖先的牌位,摆着水果、糕点、年菜。
    老北京人过除夕,从家门口到院门,凡是能行走的地方,要撒上芝麻秸。孩子们吃过年饭,便悄悄爬上门板,或是在门后蹦三下,边蹦边喊:快蹦快长,快蹦快长。长辈们有的会在这时将压岁钱送给孩子们,有的则要等小孩睡了,塞在他们枕头下边。
    传统的年,要一直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的品种很多,在老北京,以“八宝元宵”为最佳,据说这是正月十五,宫里御膳房给皇上做的,现在市场上很少见。其次是“桂花元宵”,因为在北方的正月,桂花很难买到。
    头20年前,每到元宵节前,北京的副食店和老字号饭馆的门前,就摆上摇元宵用的铁制大笸箩,笸箩下面有能转动的发动机,发动机一开,铁笸箩就来回“摇”,商家现场加面添水,现摇现卖。这也是当时京城过正月十五的一景儿。这种现摇现卖的元宵,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农历二月初二,被老北京人视为龙抬头的日子,也叫“春龙节”。这一天,大人和孩子要很早就起床。小孩儿早晨起来睁开眼睛后,要在枕头上磕三个头,同时要说三遍:“二月二,龙抬头。”在枕头上磕了头之后,孩子们要赶紧拿课本念书,或者写字。为什么要赶紧呢?因为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太阳一出来就不灵了。按民俗的说法,这叫“独占鳌头”。
    从北京城到北京人,从过去的民俗到现在的发展,读《道北京》一书,不仅能听到地道的京腔京韵,更能嗅到醇厚绵长的京味儿。
    刘一达引用老舍先生的文字表达自己对北京的浓厚感情:“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京的俊伟……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也许,这就是每一个北京人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吧!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为您解读的《道北京》一书的内容,更多关于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欢迎您到书中品味,我们再会。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