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阅读随着 时代产生变化

http://www.newdu.com 2021-05-28 文艺报 翟永明 参加讨论

    关键词:阅读与时代
    阅读对个人的影响始终存在,如果追溯我的个人阅读史,我承认经典作品一直伴随我的生活,并带给我对这个世界的重新认识和判断。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本书对人的命运起关键作用,对我而言,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时读到的《简·爱》。当时,读到西方小说是很难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读到它,对于年龄尚小的我是非常震撼的。首先,这本书是西方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女作家写的,书中表达出来的追求精神与自由、平等的思想,对中学生的我有很大启迪。虽然现在看起来,它并非是具有真正女权含义的书,但它却充满了19世纪女作家的独立见解,尤其是追求女性尊严和男女精神平等这样的观念,已经足够对70年代的我产生巨大影响了。
    回顾20世纪80年代,我的阅读集中在文学领域。年少时我最爱读的古典文学有《红楼梦》《水浒》和古诗词等,让我对中国古典传统文学有了最早的认识,也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我后来的诗歌创作里,它们一直伴随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那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读得不多,学工科出身的我,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文学教育,在阅读作品时比较随性,碰上什么书就看什么书,其中读得最多的是诗歌。90年代以后,我的阅读开始转向,喜欢看艺术、建筑、非虚构和科幻作品,比如阿西莫夫,这可能跟我学工科有关。在写作逐渐“向外”的过程中,阅读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从只看文学艺术方面的书,发展到看各种各样的书籍,甚至包括经济类读物。这个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几乎每分钟都在跟着时代变化,并不由自主地去关注每天发生的事情。写作也是这样,以前我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写作还会跟新闻发生关系。
    30年来,大众的阅读心态变化也很大。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人即使自己不写作,也会很痴迷地去阅读,现在这种情况很难看到了。不是写作圈里的,他们就很少阅读了。古时,诗人生活的时代没有电脑和电视连续剧,知识分子以写诗为乐,诗歌也由此衍生出许多形式。进入现代社会后,虽然大多数人以读小说作为消遣,诗歌却是当时的文化精华。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诗人起到了对知识圈启蒙的作用,比如我所喜欢的诗人——叶芝的诗,就曾经影响了整个欧美文学,也被艾略特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
    但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发生了巨大改变。首先是传播途径的改变。电视机和互联网的诞生,图片时代的来临,以及影像的巨大魅力,所有这些高科技带来的改变,都深刻地影响着读者,进而至深地影响了作者。人们开始更多地从关注文本,变为关注作者本人。藉由图片、传记、写真、影像的传递,作者的真实生活似乎更有吸引力。的确,即便如卡夫卡、塞林格、福克纳、佩索阿这些生活乏善可陈的作者,也因其“神秘”而备受读者关注。此外,现实生活的精彩每天刷新着现实世界的界面,似乎由文学虚构出来的“典型人物”无法与真实人物的精彩相比。现在,世界已在读者的掌控之中。人们只需要筛选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就等于在“塑造”时代人物。
    图像时代提供的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人们也已经习惯于这种惰性阅读,习惯把信息作为思想、把资讯作为判断的依据。真正的阅读和判断肯定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更需要付出思考的。现代人似乎不愿意这样了。社会节奏加快后,这些东西变得无足轻重。图像呈现的画面非常直接、不用思考。根据图像提供的生活方式去生活,把广告、媒体和资讯当成对各种事情的判断和标准。看似一目了然,实则转瞬即逝。
    现在,已经很少听到媒体或评论圈评论什么是“好作品”,更多的人都在谈什么是成功的作品。至少说明在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心里,成功的作品和“好作品”是画了等号的。印数成了作家的压力,如果作家不像推销员一样去推销自己的作品,勤力写作的成果就只能淹没于时代噪音之中。读者也已经变了,他们不再去寻找对自己有启迪意义的书籍,而是随意吞食一些互联网喂养的东西。艺术和文学都成了大众的点心,大众的胃口大得惊人,但也单调得惊人。供需的关系变化带来“好”“坏”标准的变化,很多年轻人不读纸质书了,他们读电子书,或者在手机上读。阅读方式的改变,也导致作家和作品的改变。所以,时髦的写作和岁月静好的写作,更为大众和出版社喜爱。
    尽管如此,我在阅读习惯上依然和以前没什么区别。我只读纸质书,因为它有质感,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捧在手上有沉甸甸的感觉,与自己有一种融合。网络阅读隔了一层屏幕,不仅眼睛受不了,而且信息量太大,也没有稳定的阅读方向。
    现代人不再阅读真正的作品,这是一个悲哀的事实,也是一个不得不让人接受的事实。也许,100年以后的人类是否还阅读,以何种方式阅读,我们都不清楚。我个人甚至比较悲观地认为,连经典这个概念都不一定还存在。的确,这让许多人困惑。如果不那么悲观的话,我认为还会有少部分人喜欢真正的阅读,也有少数人的写作,是为少数真正喜欢文学的人准备的。
    我就是这样老派的写作者和阅读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