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王忆 《不虚此行来看你》这本书是我从二〇一九年到二〇二〇年创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讲述生活、生存在各类环境、各种处境下的女性故事,包括《乘风破浪女骑手》《不虚此行来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七楼那女人》等11个女性故事。女性生存、底层奋斗、疾病——是小说书写的三个核心主题。 我本身是女性,同时又是一名女性写作者,观察女性、关注女性生活成了我创作的一大来源。我从少年时开始写散文和随笔,十八岁时发表网络小说,二十几岁创作诗歌、长篇小说,直到现在新鲜出炉的短篇小说集《不虚此行来看你》,一路走来,是文学见证了我的成长。写作时是我身体和心灵最能合二为一的时候,就我自身而言,我的人生轨迹和独立方式是无法跳出文学的。夜深人静,我用一根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下一些真诚的文字,那就是我身心最为自由和幸福的时刻。 说到创作,我不得不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成长和求学经历。因为身患疾病无法正常行走,直到九岁我才真正坐进了课堂,因为我在求学之前必须先去求医。然而身体的残疾、外界的不理解,注定了我的求学路不可能一路平坦,而遭遇的困难也远比预料的更加艰难。由于无法平衡掌握四肢,连握笔写字这么一件非常简单的小事都成了我要反复练习的动作,而即使不断练习,显示的身体状况决定了写下的字只能歪歪扭扭、横七竖八。而语言交流方面我也面临着重重障碍,到底该用什么方式才能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意思?文字,唯有文字。最初我只能在纸上潦草地写下很短的词语给周围的人看,渐渐地学会了写作文,我发现写字的过程虽然很艰难,但是当自己把心里的话一句接一句地写成一篇动人的文章,不仅有一吐为快的顺畅,还让自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就感。等再长大一些,我又学会了用键盘打字,这正是让我决心要成为一个写作者,乃至成为一名作家重要的关键。十几岁时,我自学了计算机并很快熟练掌握操作。当我把用一根手指敲出的作品打印出来给我的老师看,老师们都惊讶了。从那以后,我的作文在班级里成了经常被同学朗读的范文。 后来短暂的学业结束了,我并没有停止学习。我喜爱文学,热爱创作,我更仰慕张海迪、史铁生,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正是他们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我,我在十八岁这一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一定会与文字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最令我难忘的是二十六岁,我出版了第一本书《轮椅上的青春》,是一本从少年写到青年时期的随笔集。身体残障注定是我这一生都无法避免的疾苦,但是在那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在二十多岁灿烂的年纪绽放出自己的价值。从此我就更加确信,写作必将成为我生命中为之坚定奋斗的事业和理想。 在创作诗歌和散文时,我总是习惯从第一人称出发,因而写作偏向于抒情。我开始创作小说,是希望借助文字跳出自己的禁固,把自己与外界建立更实在和全面的连接。作为一名用文字勾勒故事的写作者,写小说、虚构角色、编织情节,就像是一个人体会了多种不同的生活。每个人都只能固有一种生活模式,但文学创作为我单调的生活打开了不同的模式。 如今,我用轮椅丈量,我用灵魂守望。在而立之年,特别荣幸作家出版社为我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不虚此行来看你”这一句话,大约出现在两年前,它就像一句梦呓一样从我脑海中蹦出来。人生在世,遇见固然成为一种奇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人与理想,与生活。在万物之中遇见,遇见就是不虚此行,因此都可堪称为奇迹。 《不虚此行来看你》的创作中,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节、不同的人生,完完全全跳出了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当“我”不再是“我”,我可以站在各种角度去思考人生,解剖生活。小说中11个女主人公,可以视作一个女性的命运,也可以看作一群女性,甚至超越性别的一个群体的命运,因为命运有相通之处,是一个大的共同体。正如泰戈尔所言:当日子完了,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将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 小说集中《乘风破浪女骑手》,主人翁罗莎迫于丈夫长年在国外打工,还有来自生活的压力,成了一名带着女儿送外卖的女骑手。在众多男骑手中,她的身份显得有些突兀,在送外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困难。生活是很现实的,她一边为了不让在境外务工的丈夫担心家庭,一边放不下年幼患且患有哮喘病的女儿,所以只能将女儿带在身边一起送外卖。然而,送外卖的路异常艰辛,罗莎毕竟是个女人,她的速度不比男骑手快,又要照顾孩子,因此不敢跑远接单。遇到难缠的客户,即便淋了雨也得保持笑容赔不是。最要命的是,在替人取餐的途中孩子还走丢了……这不仅仅体现了一个母亲的不易,更是表现了快递员、外卖行业从业者的艰难不易。我因为行动不便时常网购、点外卖,对他们有了更为贴近的观察和思考。 与女骑手形象互为镜像的,是女挖掘机手。金花开着挖掘机在震后残垣断壁间的形象是这一“底层女性拼搏者”的缩影。除了身处困境中人的艰难突围,花季少女的婉曲心事也是我偏爱的主题。同名小说《不虚此行来看你》写的是少女朦胧的“暗恋”。整场幻梦被编织进一个三角结构之中。少女怀春时的懵懂和遗憾,最终只能化作一句“不虚此行来看你”。 灾难面前,不同女性的面对、迎战和超越,是这本短篇小说集绽放出的生命之花。无论是文学世界里还是现实生活中,再普通渺小的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我本是一个行动和言语有着非常困难的女性写作者,当我在面对灾难、疾病、困苦等一系列必须经历的痛苦时,我仍然会感受到这个世界带给我的善意,甚至幸运。人一定不要在苦涩时单纯地体味困苦,而要在奋斗时享受甘甜。因为所有努力的行走,都将注定此生“不虚此行”。 2021.5 南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