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回到语言艺术原点——文艺美学的三次转向与当前文学的间性特征(2)

http://www.newdu.com 2021-03-26 未知 王一川 参加讨论

    参考文献:
    [1]单说以“文艺美学”为题的著述,就有胡经之的《文艺美学》(1989)、栾贻信、盖光的《文艺美学》(1990)、杜书瀛主编的《文艺美学原理》(1992)、周来祥的《文艺美学》(2003)、曾繁仁主编的《文艺美学教程》(2005)等.
    [2]有关胡经之及其文艺美学的论述,参阅李健:《胡经之评传》,第62页,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版.
    [3]王梦鸥:《文艺美学》,第131页,远行出版社1976年版.
    [4]参阅杜书瀛:《文艺美学诞生在中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5][6][7][8][9]李长之:《李长之文集》第3卷,第35页,第6页,第6—9页,第10页,第42—4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笔者有幸与另两位考生一道成为这个学科点首批录取的硕士研究生。那时的北大文艺美学学科之所以拥有吸引力,除了北大本身的吸引力外,再主要就是胡经之先生发起建立了文艺美学学科.
    [11]拙著《意义的瞬间生成——西方体验美学的超越性结构》(1988)和《审美体验论》(1992)可以视为这个时段的初步学习与思考的产物.
    [12]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笔者不得不与“审美体验”及“体验美学”的纯审美圣殿相诀别,转而尝试运用语言论、修辞论及文化论等方法,通过拓展文艺美学学科的审美论地盘而将审美特性传承下来,并透过文艺作品的语言修辞方式以窥见其文化状况及其审美特性.
    [13]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在担任“文学概论”课主讲教师时,笔者鼓励大家展开自由争鸣,学生之间激烈交锋:有的笃信文艺的审美本性论,有的对文艺的审美本性本身发出尖锐的质疑。参见拙著《从游问津》,第29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4]参见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第6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5][16]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第46页,第4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7]程千帆:《文论十笺》,第4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19][20]钱穆:《品与味》,《中国文学论丛》,第220页,第43页,第139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1]徐复观:《心的文化》,见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第1卷,第35—36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1册,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第125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