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剑:爱与你同在到永远---读杜文娟长篇纪实文学《苹果 苹果》
一个男孩睁大眼睛,待大家回答完毕,才迷茫地问,老师,什么是苹果? 校长显然被问住了,楞了一下,回答说,苹果是一种很甜的水果,比酸奶和奶渣都甜。 一个女生问,有甜茶甜吗? 校长叹了口气,望一眼窗外,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喜马拉雅大雪山,回答她,差不多吧。 上面的文学片段出自作家杜文娟长篇纪实文学《苹果 苹果》,在阅读整部作品时,这样类似的片段经常出其不意地攫住我的双眼,让我的情感和心灵经历一番炼狱般的拷问。我隐忍和悲悯着雪域高原,那一方净土上的人和他们苦难的故事。直面苦痛,还是逃避当下的现实,我的良知暗示,要勇敢地和杜文娟一道,去触摸阿里人的灵魂,去了解阿里人的生存遭际,而后,默默地为阿里祝福,以致推己及人的,热爱每一个生命流程里的生命个体。 善念一动,便有喜神相随。杜文娟笔下裸露的情感,天然不饰伪装的情感,直逼人性底色的发问以及发问后温暖的抚慰,大悲大喜间,那种崇高的悲剧力量,解构了悲苦的味道,留存了理性的思索空间。故此,一个个断片化的场景和催泪的细节累积,受众在掩卷沉思过后,精神有了受戒后的升华,升华之后的赞叹。这是文学的魅力,也是文学不可缺失的能量。 感动在天地间,阿里的厚土之上。杜文娟没有和阿里人民,乞讨和谄媚般的奢望外界的关注和帮扶。雪山、碧天、苍鹰和虔诚礼赞天与地的阿里人,在杜文娟的眼里,是高贵和洁白的。面对难以选择的客观环境和疾病,阿里人美善的笑容挂在脸上挥之不去。是美善的感召,使得千里之外的慈善家王秋杨寻声而来,以至于将其身心和所有,切实地融入到阿里来,融入到阿里的教育、医疗和文化事业中来。 原以为,杜文娟会将《苹果 苹果》创作成润色鸿业,政治意识形态浓郁,人物专访类的作品。因为,我读到过很多这样的作品,已然在头脑中形成了固有的范式。但是,捧读作品,我的观念被打破和校正了,故事淋漓尽显的叙述和史诗化的情节,消减了我文体的反观,反倒手不释卷,沉浸在一种久违的、遥远的感动里。 游离在文本外,试图给整部作品贴上文体形态标签的冲动再次涌上心头。恍惚感触,给《苹果 苹果》以某种固有的文体称谓是一件如此艰难的事情。杜文娟的纪实作品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纪实或报告文学,而是融小说、散文、哲理小品、个人感怀为一体的,呈现出鲜明个性特征的作品。美往往具有不可言说之妙,大象无形般地给予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生命体验。杜文娟的作品就是这样的。她不意在被某种文体固步自封,她乐意新的创作尝试,或许,她认为人性美的文字都是文学的,包括容易流于政治化图解的题材。 答案还是很快被我找到了。杜文娟在作品中说自己想与阿里保持一种气脉上的相通。这是创作的宣言,也是自我生命的交付,自我灵魂的抵押。阿里缺氧,环境恶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生命的瞬间消亡和不可预知的危难,在阿里是常态化的。杜文娟深知入藏的危险,杜文娟吟讴着《冈拉梅朵》的旋律,义无反顾地走向雪山的怀抱,走向阿里,这个世界上最能体会人在宇宙天地间的责任感和分量的地方之一,再现苦难生活下的诗意以及人性的光辉和被放大化的悲悯。因为,阿里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印迹和复兴的历程。阿里能让生命个体的本我意识更为自觉和明晰。 文学是人学。认识人、了解人、信赖人而至感激人、赞美人,这一系列复杂的、有点心理学色彩的过程,是文学塑造人物的关键。杜文娟塑造的王秋杨无疑是成功的。写实技法、层层渲染,通过现实中、思索中、记忆中和他人眼中对王秋杨的描述,人物有3D的立体效果。阿旺多吉是作品的人物,也是代杜文娟透视王秋杨的窗口。他由起初对王秋杨的不信任到渐渐的钦佩,至此,落入读者眼中的是一位度母般圣洁善良的天人王秋杨。 “故事中的故事”是杜文娟创作《苹果 苹果》的叙事结构。大主题下的故事里各有不同侧重的小故事,揉碎时间的叙事艺术,使得写作不受限制,一切素材皆为我所用,让作品腾挪变化,姿态万千,粗犷荡气。仍然以慈善家王秋杨为例。如何表现这样一位具有生命高度和格局的奇女子,杜文娟依然是讲故事的手法,将生命的张扬和责任担当,对抗统一地平衡在王秋杨的生命履历中,写活了千面王秋杨。 阿里的教育窘境是全书的华彩篇章。西藏教育原生态考察员王秋杨入藏不无猎奇和游玩之心。然而,阿里的教育现实让王秋杨理性且深邃地认识到,公益事业不仅仅是投钱的事情,更是生命的融入和分享。 看似无情却有情,杜文娟的叙述语言是轻微淡远的,和客观物象是游移的,有散文化的美学风格。杜文娟的文字又是真实的,那种无懈可击的真实场景,乐景写哀事的叙述张力,准确捕捉震撼人性的细微情节。这样的情节,大多集中在阿里的教育上,集中在阿里的孩子身上。“有的折两根树枝当筷子,更多的学生连筷子和勺子都没有,用两根手指头当筷子,往嘴里扒拉饭”。含泪的微笑在作品中俯拾皆是,“见他们意犹未尽,副校长扎西顿珠主动要求唱一首歌,他是学校的音乐、美术、体育老师。演唱之前,讲了一段感激的话……由于紧张,最后一句说成---下面让领导们献丑了”。 阿里孩子的人生轨迹非此即彼,要么读书深造,要么回家放牧。对此,杜文娟感叹,所谓的现代文明离这里太远了,离孩子们太远,也许,用一生一世都无法抵达。 杜文娟对非政府组织和公益事业的历史沿革,对苹果基金会工作三个阶段的巡礼式的扫描,不仅是鼓舞,也是对公益事业精神内涵的探析。诚如杜文娟所说,“真正的公益,就是在阿里这片土地,用最实际、最贴近人们需求的生活方式,带给他们所希望的更好的生活,让他们更热爱这片土地,一代又一代,在阿里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其实,公益不是外来文化的占有和主导,而是在遵循原生文化特性的基础上,让原生态文化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对于公益的政治意义,作家并没有回避,体现了杜文娟自觉的家国观念。 晴有林风,袭乃钗副。在拉萨时间表一章,一位名叫德央的苹果基金会负责人走入了我的视野。这位菩萨和度母样的女子,身上有王秋杨的影子。如果说王秋杨的形象是传奇和感人的,对于公益是宏观指导和时代把脉的话,那么德央则是对公益工作形而下的践行和自我完善与修为。可以说,王秋杨的形象在德央身上再一次完美绽放。 阿里,因为有了爱而不再寒冷,生命在爱的滋养下,默默延续和传递着,而这些爱和感动,因为绿色的苹果和那位行走在阿里高原上的作家杜文娟。字里行间,我眼前浮现出了白度母和绿度母的荣光,我的心中也一片光明。 爱将与阿里同在,到永远。 文剑:文艺学硕士,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散文、评论近百篇。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