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民族文艺 > 艺谭 >

探寻新时代民族影视创作新路径 第六届中国民族影视高层论坛举行——

http://www.newdu.com 2020-11-18 中国民族报 周芳 参加讨论

    关键词:民族影视
    11月6日至8日,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专业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对话与超越:第六届中国民族影视高层论坛暨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作品展映”活动举行。来自全国9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近150位专家学者、导演、制作人等通过线上、线下汇聚一堂,共话新时代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的发展与创新。
    主题论坛:
    聚焦民族影视的经验总结和发展思考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处原则,“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民族影视的理论深耕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影视审美文化领域的投射。本届论坛主题发言围绕民族影视的经验总结和发展思考这一课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探讨。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指出,基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涉民族题材影片是我国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类型题材,它在表现各族人民生产生活、风俗风貌,传播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到2019年,我国拍摄上映的涉民族题材电影已达上千部,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丁亚平认为,当下的涉民族题材影片创作应有新的美学观照,注重艺术表达的同时要兼顾商业性,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中国精神、彰显文化自信”。
    新疆师范大学教授、纪录片导演刘湘晨结合自己的拍摄实践,总结出了纪录片与影视人类学影片的异同之处。他指出,纪录片与影视人类学影片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内涵指向与清晰的边界。纪录片多以导演为“主位”,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且强调可看性与戏剧性;影视人类学影片则多体现拍摄对象的文化持有者身份,关注对文化事项和行为的阐释,注重学术文本的完成。
    在探讨我国民族影视如何走进国际视野方面,北京电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李苒以英国、伊朗、荷兰三国合拍的影片《德黑兰:爱之城》为例,讲述了人类共通的故事母题如何跨越文化隔阂以及如何围绕这一母题展开创作。“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应该植根中华文化,讲述共通的故事。”李苒表示。
    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朱靖江对我国民族志纪录片过去10年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及总结。他认为,“近10年是中国民族志纪录片走向繁荣的‘新浪潮’时代,我国的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亟需以影像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真实记录。”
    “当代涉民族题材电影要采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更多关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注重挖掘民族地区的红色历史和英雄人物故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胡谱忠提出了当下民族影视的叙事新策略。
    专题分论坛:充分体现民族影视跨学科和跨文化特质
    除了主题论坛外,本届论坛还基于民族影视的跨学科和跨文化特质,分设了民族影视国际传播研究、民族影视与人类学研究、新时代民族影视研究与创作3个专题分论坛。
    在民族影视国际传播研究专题论坛上,与会专家探讨了民族影视的跨文化传播议题,包括重大题材纪录片创作的国际传播、现代性语境下电影地缘问题等论题。
    民族影视与人类学研究专题论坛彰显民族影视跨学科特征,将其视为影视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各学科对话的桥梁,让影视研究集众家之长,同时也为各学科研究拓展视野。该论坛涉及节日影像志中的民俗记录与文化深描、后现代语境下基于短视频分析的文化传播新向度问题、移动短视频时代非遗影像传播赋能与创新问题等。
    新时代民族影视研究与创作论坛则结合融媒体与全媒体语境,探讨了民族影视的学术前沿问题,包括21世纪涉民族题材电影中“现代性”的文化互渗问题、21世纪新疆电影创作与文化形象构建、移动短视频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问题等论题,在探讨中拓宽了民族影视的研究视野。
    “论坛议题丰富多元、思路开阔,展现了大家对当代民族影视的学术关切与理论思考,也充分体现了民族影视的跨学科特征,很好地呼应了本届高层论坛对话与超越的主题。”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牛光夏表示。
    导演工作坊:一场视觉与知识的双重“盛宴”
    论坛期间专设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作品展映和导演工作坊,成为本次活动的一道亮丽景观。组委会从50多部投稿作品评选出《一直看着你来的路口》《皮影,电影和快手》《库斯别克》《在一起》《布朗医生》5部获奖影片,并特邀抗疫主题纪录片《手机里的武汉新年》进行展映。
    开幕影片《一直看着你来的路口》系刘湘晨导演的新作。影片以导演的内在视角为叙事线,讲述了一场与帕米尔高原结缘23年的约定之旅、一次带着女儿完成的精神与文化传承之旅。交流环节,一位学生感慨道:“这不仅是一次重返心灵故乡的考察,更是一次对于人之为人的生命意义的追寻。”
    杨植淳执导的《皮影,电影和快手》采用三段叙事结构,展现了媒介与乡村的关系。郭众愿执导的《库斯别克》以哈萨克驯鹰文化为题材,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王宁彤执导的《在一起》记录了人类学者罗红光教授陪伴102岁母亲的时光,以及导演自己和患癌父亲最后在一起的几个月相处。影片通过对两位陪伴者的记录,深度思考居家养老和临终关怀问题。余宁导演的《布朗医生》通过镜头客观真实地记录了我国偏远农村地区的医疗现状,以群像的方式串联起当地人的生活状态。这些影片作为民族影视的实践成果,与民族影视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推动。
    “我想用3个关键词来总结观影感受——态度、柔软和传承。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创作者正用自己的脚、用摄像机引领我们前行。”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视听新媒体系主任岳广鹏表示。
    “拥有人文关怀的纪录片工作者把责任和使命转换成影片呈现给大家,唤起人们的共情和思考,这也让更多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感受到社会运转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力量。”朱靖江说。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5G等技术也逐步运用到民族影视的创作中来,科技与人文的相互交融为民族影视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问题,本届论坛对此亦有关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