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段玉芝:小说是写人心的

http://www.newdu.com 2020-10-26 山东商报 朱德蒙 参加讨论

    关键词:段玉芝
    以情感叙事见长的山东70后女作家段玉芝,也是两届泉城文艺奖获得者,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万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支点》等。从事写作近二十年,对于写作的执拗早已被她深深刻进自己骨血中,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我们老家有一句话叫‘老实人都拗’,写作者对写作的坚持也是一种执拗。”签约山东省作家协会成为第五批签约作家后,记者近日专访段玉芝。
    
    作家简介:段玉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现为《当代小说》编辑。在全国数十家文学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支点》等。中篇小说《支点》 和短篇小说《一路平安》 分别获第四届和第三届泉城文艺奖。
    创作是孤独又充满想象的工作
    少年时代的印象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总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为从小喜欢看小人书,所以让段玉芝与文学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印象最深的是《巴黎圣母院》。小人书最后一页是伽西莫多搂着爱斯梅拉达,上面写道,‘人们想把他同他抱着的尸骨分开时,他即刻化为尘土。’这个画面和这段话刀刻斧凿般印在脑海里。或许这就是文学的力量,让文学的种子在那一刻种下。”
    因为热爱,所以大学也就顺理成章的读了中文系。参加工作后,又因在故乡论坛受到同样爱好文学的师友们的启发和鼓励,段玉芝也开始了写作。2004年,第一篇小小说发表在《当代小说》;第一篇短篇小说发表在《佛山文艺》……发表的喜悦更加坚定了自己写下去的信念。“朋友们说我朴实、随和、阳光。事实虽如此,但人都有两面性。更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敏感而内向,适合并喜欢独处。文学创作是孤独的工作,需要独处,这正好与我的内心相契合。”段玉芝说道,此外,文学创作还可以让作者体验不同的人生,有着不同的经历,如同演员扮演各种角色,这样生活也变得丰富而开阔,“我们观察世态百相,体察人生疾苦,阅读经典书籍,经过咀嚼、反思让这些进入到创作中,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作者在独处创作中,反而是与社会、历史和人心最接近的时刻。所以,我热爱文学创作。”
    好的小说仅有故事是不够的
    有意思的是,作家身份之外,段玉芝的本职工作是一名文学编辑,她做的更多的则是要大量地“阅读小说”。当然,这份阅读工作也在时刻反哺她的创作。段玉芝表示,好的小说来稿通常在技巧层面上有值得学习和鉴赏之处,对个人写作的提高会有所裨益,“但这不会影响到自己作品的整体风格和个性的塑造。普通小说,一般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引起我的警惕。而且普通小说看得太多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倦,在某个瞬间甚至会让你失去对小说的判断力,这个时候我就停下来去阅读经典小说,以保证对小说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是做编辑工作最需要的。”此外,作为文学编辑,段玉芝认为,阅读的乐趣还在于能在众多普通的来稿中发现一篇特别出彩的小说,就像在人群中发现一位美女,“眼睛一亮,阅读的疲倦立刻被欣喜所代替。”
    写作多年,同时,也从事编辑工作多年,在段玉芝看来,小说是写人性的,因此,这也是小说的最根本所在,“在这个基础上,要做到好看,我认为首先要有一个有价值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也可能平中有奇,也可能支离破碎。当然,一个好的小说仅仅有故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意味。这意味可能是深刻的思想,可能是人生况味,也可能是开放式的寓意,总之能引起读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或情感的共鸣,看过之后值得回味。这样的小说就好看,且耐看。在我读到的稿件中,有不少小说在讲述带有传奇色彩甚或离奇的故事,读过之后却留不下什么深刻印象,热闹看过去就过去了。这样的小说还只停留在故事的层面上,一般难以发表出来。故事以写事为主,而小说是写人心的,以写人为主,小说情节的推动也不是靠外在故事的发展,而是人物的心路历程。除了故事,小说的意味同样重要。一个作者写小说,肯定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他一定想要传达什么才有写作冲动,要传达什么,这是在写作之前就要想好的,而且要准确地传达出来。要让小说写得有意味,很考验作者的综合能力,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素材的控制能力,对小说的结构能力等。”
    此外,对于一些初涉文坛的写作者来说,段玉芝建议,阅读之于创作尤其重要。“如果准备写中短篇小说,就大量阅读文学史上的经典中短篇小说,这时候的阅读就不是普通读者的普通阅读了,而是为自己的创作所进行的研读,看大师们写什么,怎么写,如果我写同样的题材,我会怎么写?如果我要表达这样的思想,我该选择什么样的素材?”
    “其次,是动手写。阅读有了,理论有了,还要落到实处,即写。就像游泳一样,游泳的要领和注意事项教练都教给我们了,可是真正学会游泳只有下水亲自游上一段时间才能摸出门道,写作也是如此。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不要怕退稿,写得多了自然就能找到一些规律,再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修改,甚至重写。”段玉芝补充道,最后,是走出书斋,“虽然说写作是孤独的事情,适合独处,可作家不能脱离社会,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毕竟有限,走出书斋能够开阔视野,培养作者的情怀和格局。作者的格局大了,小说自然会出现新的气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是要尽量试一试的。
    未来瞄准城市化进程中的各色人物
    以爱情叙事为读者熟知,评论家赵月斌形容段玉芝的小说“总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执拗人物出现”。而爱情和执拗,有些相似。对此,段玉芝解释,早期作品中,写爱情有关的故事多一些,往往是不圆满的被异化了的爱情,那时初衷是想通过异化的爱情再现物质对人性的异化。不过,尽管写了不少被异化的爱情,但她始终相信爱情,“如今我的儿子也已到了该谈恋爱的年龄,我告诉他,相信并坚守爱情。我们老家有一句话‘老实人都拗’,大约这就是朴实与执拗的关系吧。因为朴实与真诚,所以更愿意坚持一些东西。写作者对写作的坚持也是一种执拗。”
    如今,段玉芝表示,从《一路平安》开始,她又把目光转向从乡村到城市打拼的各色人物身上来,书写他们面临的生存和精神困境,爱情叙事基本告一段落,“所以,也就有了之后的《去马赛马拉》《李世民的胡子》《欢乐堡》等系列小说。”至于未来写作计划,段玉芝说,仍会以中短篇小说为主,“随着城市化进程,以各种方式从乡村到城市的人越来越多,想写他们面临的困境与挣扎,奋斗与成功;另外还有一个长篇也在同步进行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