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棒球手水原茂承认,自己在大学棒球社当领队的时候,经常询问先发投手早上大便是否浮起。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领队就会让候补投手赶紧做热身准备。这种看似原始的选人方式颇有其意义。粪便漂浮,显示饮食中摄取的过多纤维在肠道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粪便下沉说明饮食中主要摄取物质为动物性蛋白,投手会体力充足。因此,均衡饮食下的健康大便应该浮起一小会儿,然后慢慢下沉,留下一串气泡。 粪便还能传递排便者的心理健康程度。重压之下的日本上班族有八成面临排便问题,48%的女性为便秘所苦,其中七成人5天才排便一次。与之相反,男性则多为腹泻所困扰。目前日本壮年期男性当中,约有1/10正遭受“过敏性肠道症候群”困扰。一下地铁就飞奔去厕所的男性数量之多,导致日语中出现了一个新词语——“车站停车症候群”。 紧张与压力是这种状况的罪魁祸首。藤田博士发现,持续承受压力者的肠道内菌群严重失衡。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处于绝对优势,而它们的存在会令肠道蠕动变差。尤其是后者,极易令大肠内的物质腐败并产生致癌物质。相比之下,帮助提高免疫力的乳酸菌和比菲德氏菌变得奄奄一息,数量只占菌群总量的13%。 如此来说,一个过度光鲜整洁、不允许粪便出现的社会可能使人类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藤田博士每年都会去一趟印尼的加里曼丹岛。在那里,厕所建于河川表面,如厕时肛门会有一种微妙的温热感。那是一种当地称之为“IkanBubusu”的鱼类正在例行工作,它们很喜欢食用人类的粪便,“如果不让便便健康一点,就好像对不起鱼一样”。 当然,随着地球人口的膨胀,古老的生态循环已跟不上粪便的产出速度——仅日本17个小时排便总量就能掩盖摩纳哥。作为文明标志的冲水马桶,自有其存在的理由。 但面对一个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东西,避之惟恐不及显然不是一种正常的心态。藤田想要借此表达的观点很可能是:直面马桶里的粪便吧,正如你必须直面这个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