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贾志刚的幽默比当年明月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信手举两个例子。譬如,在“兄弟靠得住?”一章中,写到郑厉公杀死自己的另外三个兄弟,引用到《史记》中的一段话:“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居六年,厉公果复入。”贾志刚说:“什么意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六年前,曾经有两条大蛇恶斗十七天,一条是农村户口,一条是城镇户口,最后,农村户口战胜了城镇户口。六年之后,厉公果然回来了。”再如,“春秋开始了”一章中,贾志刚介绍周朝的丧葬礼仪:“天子死了,停丧七天,然后建陵墓,通知各国诸侯,等诸侯和卿大夫都到齐了才下葬。所以,按着周礼,天子死后,七个月才下葬;诸侯死后,停丧五天,五个月后下葬;大夫死了,停丧三天,三个月后下葬;士人和百姓死了,停丧两天,两个月后下葬。乞丐死了多久下葬呢?那要看野狗什么时候来了。”这种信手拈来的幽默,不时令人捧腹。 《说春秋》中这样的知识、这样的故事和幽默几乎贯穿着全书的始终,然而这些故事并不是割裂的、单独的,也不是像串珍珠一样被串到一起的,它们是整个历史叙述中的一个个细节。读完《说春秋》,你不仅能对“春秋”那段历史有全面的了解,对中华文化的源头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你还能获得很多你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而这些,很多都是《明朝那些事儿》所不能提供给你的。 春秋战国时代,是群雄纷起的时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国、楚国等原是蛮夷小国,如何能崛起成为一方诸侯、霸主?流亡他乡的公子小白、公子重耳又如何能成为领袖群雄的齐桓公、晋文公?读贾志刚《说春秋》,你也能够找到在当今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成就自己的一番大事业的路途。历史给了我们无穷的智慧,而“春秋”这个中华文明创生时代提供给我们两千多年历史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的,这个智慧同样会给我们的未来以无尽的启示,不管你是在商界、政界,不管你正处于高位还是在落魄之中,读一读贾志刚《说春秋》,历史一定会让你照见自己的影子。所以,现在让我们放下《明朝那些事儿》,让当年明月PASS过去,我们开始读贾志刚《说春秋》。(浦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