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没有悲伤的城市》:这城市满是悲伤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阿诺什•艾拉尼著 《没有悲伤的城市》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9月版
    孟买街头一个10岁的流浪儿,执着地相信孟买有一天会变成一座“没有悲伤的城市”。尽管他最好的朋友在种族冲突中被炸死,他自己也不得不受胁迫从事破坏活动,他依然坚信不疑。这就是加拿大作家阿诺什·艾拉尼《没有悲伤的城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所讲述的故事,一个读来让人哀伤的故事。
    从小就被抛弃在孤儿院的祥弟对大墙外的孟买城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他拿着带有三滴父亲血迹的白布逃出孤儿院,与其说是寻找父亲,不如说是寻找孟买。然而,迎面向他扑来的是饥饿、辱骂、疼痛,还有各式各样残疾的乞讨者、躺满流浪者的街道、凶狠的地霸。作者使用的童话般语言,让这一切看起来更加凄凉。烟店老板诱骗祥弟,并砸伤他的手腕,祥弟以为“店主抽的烟让他心情变坏了,所以才做出这样伤人的事”;看到门诊部窗户上装着铁格栅,祥弟竟为那里的病人难过,“天空的蓝色是一种良药”。
    祥弟结识了一对流浪儿兄妹桑迪和古蒂,并成为他们神庙偷盗计划的一个工具。偷盗是为了以后不再乞讨、偷盗,为了挣脱地霸的控制获得自由。在朝夕相处中,三个孩子产生了友情。偷盗计划因为种族冲突中的一场爆炸而失败,并让桑迪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故事的最后,祥弟和古蒂坐在印度之门,面朝大海。在古蒂美妙的歌声中,消沉已久的祥弟内心又充满了希望。然而,这希望看上去是那么渺茫,让人悲从中来。
    更令人悲伤的是,阅读过程中不断想起自己所在的这座城市里的流浪儿、残疾乞讨者。从他们的行为上看,与小说描写的如出一辙。他们是不是也有梦想,他们是不是也被某些人控制无法脱身。然而,面对他们,我们所能做的只是避开他们的眼睛,或是抛去厌恶的眼神。我们无力改变这些,也很让人悲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