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法里德·扎卡利亚的《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中信出版社2009年6月),告诉我们“世界已经改变”,这个语句准确地传达出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的声音。在该书原版出版的2008年5月前后,正值金融崩溃导致了自“大萧条”以来最大幅度的经济衰退。法里德坦承“任何黄金时代都有终结之日。极盛时期越是璀璨夺目,终结之时越是惨不忍睹”。而这,是不是“黄金美国”的一个可怕注脚? 法里德的答案是“不”。从GDP看,美国约占世界产值的1/4,已持续一个多世纪,2007年依然是26%。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说法,美国在创新方面排名第一,科技装备程度第一,企业研究和技术经费第二,研究机关品质第二。凡有先进工业国参与的产业,美国公司都在生产力和利润方面领导群雄。 当然法里德还批评了美国自冷战结束后一直迷恋的单边主义好斗作风,并提醒美国人,在“他者崛起”的今天外交政策不能再我行我素,特别是不能把对中国的任何妥协和安抚视为绥靖。 法里德以大量篇幅介绍中国,他认为,中国是未来的“非对称超级大国”。由于美国在国际上被视为傲慢自大和欺压弱小,所以中国要做“傲慢自大、欺压弱小以外的另类大国”,逐渐与其它国家建立经济关系,会集中精神去维持经济成长,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也就是说,面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中国,一个行动平静温和,只追求提升实力、友谊和国际势力的中国,美国该如何是好? 法里德的分析,从侧面来说,启发了我们对“中国如何选择”的思考。一方面,我们尽管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但不可否认其中有大量的廉价劳力和低价资源。在全球经济链条中,中国制造商的毛利殊不乐观;尽管在危机中,我们还能做出数万亿资金的刺激计划,还能到世界各地收购资产,但能带来多少真正的社会财富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仍然是个未知数;尽管我们GDP的增速保持世界领先,但即使美国静止不动,我们要达到其规模也要追赶数十年,更何况我们的速度也有下滑之时。 在一个貌似的“后美国世界”,或许几代中国人沉潜下来,保持足够的清醒,不胡乱“不高兴”,新秩序才真正可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