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美发挥到了极致,必然与人类的善性融为一体。盲舞者通过优雅的肢体语言传达善意和爱;安德列·鲁勃列夫的圣像画以虔诚的信仰凸显人间的苦难与谦逊。我们的五官只是作为欣赏艺术的渠道,倘若只是纯粹的感官刺激,而缺少灵魂的撼动与境界的升华,那么即使是再华美的艺术,也只不过是低俗的消费品罢了。 保持健康的生命力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总是抱怨生活一层不变,日子在枯燥而单调的模式里复制着,感觉年少的壮志理想都已被现实的压力磨平了棱角。蒋勋却提醒我们:生活其实还有另一种可能。 他引述象征派诗人韩波的诗句“生活在他方”作为说明,强调生命里若有真正的追求,就该大胆地出走,从而保持健康而年轻的生命力。当生命只是沦为一种生存的状态而非真实的生“活”,日渐死去的心灵只会变得麻痹腐朽,更谈不上去细心感受生命中擦身而过的大美。作者就这样指出,“美是心灵上的感受,‘忙’是心灵的死亡,生活一忙,心灵粗糙了,也就难以感受美”了。 要如何在竞争剧烈的现代都会里保有自由活泼的心灵,且能忍受物质生活的窘困,不介意世俗的目光,的确需要无比的勇气和持久的修行。纵然面对现实中艰巨的磨难,伟大的艺术家也不会放弃追求的梦想,甚至甘之如饴。他们不朽的作品绽放出人生的万种风采,启迪我们从多方角度去探求“美”的芳踪,并持之以恒。 (责任编辑:admin) |